第八回 工作餐(1 / 2)

一幹參加革命的新同誌都從裏到外換上了新裝。淺色短袖襯衣加盔式帽的打扮,讓人聯想到南洋華僑,聯想到熱帶尋寶的西方冒險家,如果沒有那齊耳短發就更順眼了。隻是沒有人想到這身惡趣味的打扮,後來成了未來革命幹部的標準著裝。

快班的製服是原時空珠三角一帶城鎮治安隊的製服,與警服類似,隻是沒有各種警銜標誌。治安隊成立的目的是彌補警力的不足,與明清衙門裏做公的差不多,必要時還能充當“臨時工”。至於在民間的形象,看看那個姓楊的男人的遭遇就知道了。光複軍接收了三班衙役,但並不信任他們,現在讓其繼續維護治安工作隻是權宜之計,所以隻能當作治安隊使用。他們原來使用的腰刀之類的武器都被沒收了,隻得到一根攻擊性相對較弱的拐式警棍。

壯班做為城防準軍事力量,平時的工作就是看守城門,出更巡夜。占領縣城後,光複軍隻在城裏留了兩個排,要守衛這麼大一座城市力有未逮。本來有人提出直接在壯班的基礎上編練土著軍隊,但遭到申行時的否決。這些三班衙役個個都是地頭蛇,各種關係盤根錯節,背景複雜不好控製。馬當歸也覺得做為未來的主要軍事力量,招兵還是應該以老實巴交的農民為主。所以壯班的製服是製式的保安服,正式名稱也叫保安隊。

隻是不管治安隊還是保安隊,都是一些又黑又矮又瘦的家夥,即使穿上整齊的製服也還是顯得十分猥瑣。

一通忙亂,時間已到中午,後衙傳來了一陣陣飯菜的香氣。申行招呼大家前去就餐,一眾人期期艾艾的跟在領導後麵進了後衙。

後衙的院子裏放著七八張桌子,旁邊的矮幾上放著幾個很大的、亮晶晶可以照見人影的鐵桶,兩個穿著白色罩袍,頭戴白色高帽的人站在那些桶後麵。申行時先走了過去,從短幾上拿起一個同樣亮晶晶的鐵盤,伸到其中一人麵前,一邊還和他招呼道:“簡師傅,今天做什麼好吃的了?這麼香!”這個鐵盤很大,四四方方,上麵分成幾個小格,就象一塊鐵板被壓出幾個小坑。

被稱作簡師傅的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白白胖胖,笑得象個彌勒佛,隻是臉上有一道從鼻梁到嘴角淺痕的刀疤破壞了他的形象。挺著小肚腩,讓人一下子就猜到他的職業:廚子,或者叫夥夫。

簡師傅拿起大馬勺,從桶裏舀了一勺菜放在申行時的餐盤裏。紅的白的混雜在一起,不遠處的方師爺看得明白,白色的是土豆,紅色的是牛肉,濃鬱的醬汁澆在上麵,散發著濃烈的香氣,引得人垂涎欲滴。

“土豆燒牛肉,**生活呀!”大威讚歎道,士兵們也歡呼起來。吃了快一年的罐頭,能吃上一次新鮮的牛肉還不跟過年似的。其他人雖然不知道什麼是“**生活”,但也知道可以美餐一頓。雖然這些人不虞溫飽,但也不是頓頓能吃到肉的主,所以也十分興奮。

另幾個桶裏裝的是炒小棠菜、燉豆腐和白米飯,申行時打好飯,對躊躇不前的“新同誌”們說道:“大家也來打飯吧!”看到眾人還是猶豫著不肯過來,便招呼方從則:“秉義,你先來!”

方從則小心翼翼的學著申行時的樣子把鐵盤伸到簡師傅麵前,後者很爽快的給他舀好菜,申行時介紹道:“這是簡凡師傅,是我們的後勤部長,以後衙門裏的公費夥食開支都歸他管,你要好好協助他的工作!”方從則本來以為簡師傅隻是一個廚子,申行時還要鄭重其事的介紹,沒想到還要受其差遣,於是點頭哈腰一番。“簡師傅可是國家特級廚師喲!就是紫禁城的禦廚也比不上,你們以後有口福了。”馬進在後麵打趣道。

桌子隻有那麼幾張,大部分人隻能端著餐盤席地而坐。豐盛的夥食,精致的不鏽鋼餐具都讓他們驚歎不已。馬當歸把熊卯俊以及幾個班頭拉到一桌,而申行時和方從則、六房書辦坐到了一起,各自麵授機宜,而內定的新安城防司令大威,則與三班衙役混跡在一起,用他的話說,就是和“新部下”彼此熟悉一下,聯絡一下感情。馬當歸做為軍事主官,需要對周邊的軍事態勢有一個全麵的了解。雖然通過查資料以及向老百姓打聽,得到了一些信息,但並不完整,而且有的還是訛傳。現在通過這些前公務員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畢竟他們是這個時代消息最靈通的人。

熊卯俊身為本地土著,又是縣“警察局長”兼“人民武裝力量部部長”,自然有各種信息渠道。首先光複軍最關心的問題,新安周邊的清軍布防情況,得到了正式的官方答複。自從虎門失守以後,總督葉名琛集中了全省的兵力防守廣州,不僅廣州周圍的兵力被抽調一空,連潮州、韶州、陽江、雷州的兵馬也悉數集結。結果兵敗之後,大軍潰散,除了少部分逃往韶州,剩下的要嘛落草為寇,要嘛當了“偽軍”。至於新安本地的軍事力量,原也算強。康熙十六年(公元1717年)廣東巡撫楊琳為抗禦外侮,加強海防,保衛治安,在沿海險要隘口,修建炮台、城垣、汛地等軍事設施,共126處。新安縣修築了九龍寨、大嶼山、南頭寨、赤灣左、右等六大炮台。形成了早期的珠江海防,不過多已廢馳。深圳灣對麵的屯門原也有一營駐軍,聽說也已經在廣州全軍覆沒,也就是說現在整個廣東,清軍已經沒有什麼成建製的部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