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 智慧也要更新
智慧是應用已知的知識,去明智地指導人生事務和能力。
旅途上,兩個美國人和兩個猶太人一起坐同一輛火車去同一個城市辦事。兩個美國人買了兩張票,而兩個猶太人才買了一張票。美國人見到這種情形,就問猶太人:“等列車長來查票,你們怎麼辦?”
猶太人說:“到時自有辦法。”上了火車不久,列車長開始查票,隻見兩個猶太人馬上擠進一間廁所內。列車長來到他們的車廂,敲了敲廁所的門,說:“檢查一下車票!”門開了一條縫,一隻手拿著一張票伸出來。列車長怎麼也沒想到,一間廁所內竟會躲著兩個人。他看過了票:“謝謝!”又把票從門縫中塞了回去。就這樣,兩個猶太人靠著一張車票到了終點站。
回來的路上,兩個美國人心想:剛開始來時,猶太人的方法真不錯。於是他們幾經討論後,決定也買一張票。輪到猶太人時,隻見他們搖搖手,說:“這次不用買票了。”
上了火車,列車長又來查票了。兩個美國人顧不得觀看猶太人的新招式,就趕緊鑽進了廁所。“砰、砰”兩聲,猶太人敲了敲廁所的門,門應聲而開,一隻手拿著一張票,從門縫中伸出來。
猶太人:“嗯,謝謝……”兩個猶太人拿了票,立刻往下一節車廂的廁所奔去……
【劍橋箴言】
向別人學習借鑒,不能照搬表麵的東西,要學習的是對方的思維方式,而不是具體的某種做法。即使你很成功地模仿了一個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獨創精神。事物不斷向前發展變化,智慧也需要時刻更新。
12月17日 需要一個大仰角
改變你的角度,才能找到成功人生的切入點。
深夜,一群人正在一間攝影棚裏忙著拍攝。
剛一開始,年輕的導演就一邊指手劃腳,一邊大喊大叫:“停!!我要的是一個大仰角,明白嗎?”
這個鏡頭已經反複拍攝了十幾次,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已累得筋疲力盡。可是這位年輕的導演總是不滿意,一遍遍地向著攝影師大叫“大仰角”!
攝影師已經受夠了站起來大聲吼道:“我趴得已經夠低了,你難道不明白嗎!”大家都在幸災樂禍地旁觀即將上演的爭吵。年輕的導演卻不吭聲了,他轉身抓起一把斧子,向著攝影師快步走了過來。
就在大家的驚呼聲中,隻見導演掄起斧子,向著攝影師剛才趴過的木製地板猛烈地砍去,一下、兩下、三下……把地板砸出一個大洞。導演讓攝影師站到洞中,平靜地對他說:“這就是我要的角度。”就這樣,攝影師蹲在地板洞中,無限壓低鏡頭,拍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仰角,一個從未有人拍出的鏡頭。
這是發生在1941年奧遜·威爾斯拍《公民凱恩》的一個小插曲,這部影片因為采用大仰拍等創新技術,成為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至今被奉為美國電影學院必備的教學影片。
【劍橋箴言】
角度就是深度。沒有一種角度能比仰角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其內涵。成功是隱藏在黑暗中的星星,需要你用一個全新的角度,一個不同的“仰角”去探索,才能創造新的天地。
12月18日 用你的毅力征服別人
頑強的毅力可以讓我們去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正在體育館做告別職業生涯的演說。
會場上,人們在焦急地等待著奧本·海默做精彩的演講。帷幕徐徐拉開,舞台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奧本·海默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他穿著一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球鞋。人們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麼舉動。
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到主持人的麵前。主持人讓兩位身體強壯的人,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一個年輕人搶先拿起鐵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吊球動也沒動。另一個人也不甘示弱,接過鐵錘把吊球打得叮當響,可是鐵球仍舊一動不動。
這時,奧本·海默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個小錘,然後認真地麵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的敲了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敲了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那樣“咚”敲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就這樣持續地做。10分鍾過去了,20分鍾過去了……大家都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奧本·海默仍然不停地敲著。人們開始憤然離去,會場上出現了大塊大塊的空缺。
一個小時以後,前排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真的以很小的幅度擺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