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6月 給快樂一個理由(2)(2 / 3)

【劍橋箴言】

沒有什麼能打敗樂觀的人,因為他總會在生活中找到開心的竅門——煩惱和快樂都是自己心理認同的感覺。人一旦懂得“凡事往好處想”的奧秘,快樂也就更易得到了。

6月15日 給予即是快樂

最有助於人生命的,莫過於在早年起就養成善心善意和愛人的習慣。

從前有個年輕的王子,可以得到一切想要的東西。然而他仍然覺得不快樂。

有一天,一位魔術家走進王宮,對國王說,他有辦法使王子快樂。國王很高興地回答說:“假如你真能辦成這件事,那你所要的任何賞賜,我都可以答應。”

魔術家將王子帶進一間密室,用白色的東西,在一張紙上塗了些筆畫。他把那張紙交給王子,囑咐他走入一間暗室,然後燃起蠟燭,注視著紙上呈現出了什麼。說完,魔術家就走了。

這位年輕的王子遵命而行。在燭光的映照下,他看見那些白色的字跡化作美麗的綠色,然後變成了這樣的幾個字:“每天給別人做一件善事!”王子遵從魔術家的勸告去做,不久,他就成了全國最快樂的少年。

【劍橋箴言】

一個人的生命,除非有助於他人,除非充滿了喜悅,除非養成對人人懷著善意的習慣,對人人抱著親愛友善的態度,並從中得到喜悅與快樂,否則他就不能稱得上幸福,也不能稱得上快樂。

6月16日 擁有並不等於富有

在精神方麵,給予意味著自己的富有。

30年前卡麗還是一個小姑娘,父親是新英格蘭一個小鎮的補鞋匠。每天放學以後,卡麗到父親的小店去幫忙,卡麗的工作是將顧客送來的鞋貼上標簽,然後把取鞋票交給他們,可是有一個人——布朗寧——不受卡麗歡迎。不論春夏秋冬,每到下午5點30分他就會過來借錢。

一天下午,布朗寧用幹瘦的手推了推破爛的帽簷,走過櫃台。卡麗聽見布朗寧用低沉的聲音說:“這幾天我的手頭有些緊,你看能不能借幾個子兒給我買點吃的?”父親放下手裏的工具,走到卡麗所站的櫃台邊。

父親拿出了兩張一元的票子,將它們遞給了布朗寧,把布朗寧送到門口,看著他確實走進了街對麵的雜貨店,直到看見布朗寧手裏提著一桶牛奶和一袋麵包從店裏出來,才轉身回到小店。

在父親鞋店工作的那些年裏,卡麗看見過多少次這樣的情景,為什麼父親從不抱怨?直到卡麗已成年了,父親也退了休,卡麗才問他。

“爸爸,那時你為什麼老是借錢給布朗寧?你知道你借給他的每一分錢,對他來說不過是又多了一分酒錢。

父親看了卡麗一眼才說:“我從來就沒有期待布朗寧會還我的錢。很早我就決定,我是把錢作為禮物而送給他的。”

“卡麗。”父親接著說,“當你做好事的時候,不要老是想要得到回報。”

【劍橋箴言】

不是一個人擁有很多他才算富有,隻要他能慷慨地給予,他就是一個富有的人。生活中最大的享受和樂趣就在於覺得自己是為人們所需要的,並樂於為別人付出自己的力量。

6月17日 人生皆隨緣

幸福的人隻記得一生中滿足之處,不幸的人則隻記得相反的內容。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點草籽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幾隻小鳥飛來啄食。“啊,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衝走了!”“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芽。”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的地麵泛出了綠意。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師父點頭:“隨喜!”

【劍橋箴言】

灑脫人生,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自暴自棄,灑脫是一種思想上的輕裝,灑脫是一種目光的朝前。有灑脫才不會終日鬱鬱寡歡,有灑脫才不覺得人生活得太累。

6月18日 幸福就是一碗水

人生的很多痛苦來自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