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讀過《三國演義》,你一定知道書中諸葛亮對孫權使用激將法的故事,通過激將,使好勝心強的東吳和劉備合作,共同抵抗曹操的進攻。有經驗的父母懂得,在孩子身上也可適當運用激將法。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當孩子有不良的習慣時,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用激將法把孩子的潛能激發出來,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位成功運用激將法促使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母親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孩子說“我不會”、“我不喜歡做……”等話,實際上不是不會,而是不敢嚐試,這些話掩飾了孩子的畏難情結。很多父母會苦口婆心地勸孩子,或者喋喋不休地給孩子講道理,然而有時候卻沒什麼效果。
其實,這時候父母不妨嚐試一下激將法,因為一般孩子都有較強的好勝心,當孩子暫時遇到困難時,父母可以使用激將法,激發孩子的勇氣,促使孩子戰勝困難。這是我實踐經驗的總結——我在兒子身上成功使用過激將法,取得了想要的教育效果。
誠誠上幼兒園後,老師教育孩子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的孩子都表現得不錯,誠誠卻被老師批評,老師說誠誠懶,不願意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於是我和丈夫想出了一個辦法。
以往我每天早上都會給誠誠穿衣、疊被子、洗臉。這一天,我做好早餐後,故意拿起抹布擦窗戶。誠誠爸爸衝誠誠喊:“誠誠,7點多了,快起來啊,不然要遲到了。”誠誠說:“遲到了也不能怪我,誰叫媽媽不給我穿衣服。”爸爸說:“你多大了,還要媽媽幫你穿衣?快!自己穿。”
聽到這話,我馬上搶過話頭說:“不行,他哪會穿衣服啊,還是等我來搞完衛生幫他穿吧!”誠誠馬上利落地把衣服套到身上,一會兒就跑到我麵前小嘴一撅:“哼!還說我不會穿衣服,看,我不是穿好了嗎?”我和丈夫看了看誠誠,會心地笑了。
隨後我把洗臉水倒好,對誠誠說:“媽媽知道你不會洗臉,等我打掃完衛生,再幫你洗!”爸爸又說:“都是幼兒園的學生了,讓他自己洗。”我卻故意大聲說:“不行,他自己洗,一定會把衣服弄濕的。”說完我就煞有介事的拿著掃把去了陽台。
等我做完事回來,發現誠誠已經把小臉洗得幹幹淨淨,還朝我說:“誰說我洗臉一定會把衣服弄濕?”我故作驚訝的樣子去檢查,然後大聲讚揚誠誠。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誠誠漸漸養成了自己穿衣、洗臉的生活習慣。
俗話說:“勸將不如激將。”激將法,就是利用孩子自尊心、好強心、逆反心理積極的一麵,從相反的角度、以“刺激”的方式對孩子給予良好的期望,以激起孩子“不服氣”的情緒,使他產生一種奮發向上的“內驅力”,將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自尊要強是孩子的重要特點,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適當運用激將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但是,有些家長並不善於運用此法,這樣往往會帶來不良的結果。因此,提高“激將”的藝術水平,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