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真相大白(2 / 3)

大家都驚呆了,陸夢龍更是非常吃驚,他沒有想到自己開場的幾句問話,張差竟然能夠從實招來,答案竟然這麼輕而易舉的得到。原來自己還做了充分的準備,如果張差不老實交代,自己將繼續如何如何進行審問。現在看來已經用不上了。

與此同時,張差又繼續說道:“我認識他們已經三年多了,他們給了我一個金壺和一個銀壺。”

這個時候,大家才知道王之寀之前得到的口供也是假的,真正的真相正在開始顯現出來。

陸夢龍繼續追問:“他們為什麼要給你一個金壺和一個銀壺?”

張差答道:“打小爺”

回答的聲音雖然不是很大,但是讓大家有一種五雷轟頂的感覺,因為大家都知道,張差所說的小爺,就是指太子朱常洛。

現場一品混亂,有交頭接耳的,有擦汗的,有爭吵的,而作為主審官的胡士相卻拍案而起,大吼道:“這個案子就審到這裏,不能再審了。”他這派的三個人也同意不能再審了。由於是少數服從多數,四對三,審訊就這麼結束了。

但是事情的真相顯露了出來,王之寀就將審訊情況報告給了張問達,張問達聽到這個結果,也非常震驚,因為他雖然覺得這件事情不可能像之前張差所說的那麼簡單,但是張差竟然這麼招供了,而且還牽扯到鄭貴妃,著實讓他感到震驚。

與此同時,張差的口供在朝廷內外開始廣泛傳播,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整個朝廷都被這個案子震驚了,大家紛紛上書,要求嚴查此事。

鄭貴妃聽了張差的口供,也非常慌張,天天跑到萬曆皇帝那裏,用她的一貫伎倆—哭,可是此時的局麵已經無法挽回了。

現在大家都嚴查此事,壓力最大的既不是鄭貴妃、浙黨、甚至萬曆皇帝,而是張問達。他十分清楚,這件案子的背後有東林黨、浙黨兩大黨派在暗中較量,還要卷入太子、鄭貴妃、萬曆皇帝,可以說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個個都得罪不起。

如果繼續審案,必將得罪鄭貴妃,得罪萬曆皇帝,如果不繼續審案,不僅無法向廣大的民眾、官員交代,還得得罪東林黨、太子。無論怎麼做都會讓自己被人記恨,被人報複。這些人每個人都惹不起呀。

總而言之,既不能審,也不能不審。張問達十分為難。經過一番思考之後,張問達想出了一條妙計,那就是進行十三司會審。

在明代,審訊案子檔次最高的是三法司會審,可是規模最隆重的卻是十三司會審。所謂的十三司就是刑部下屬的十三個司,並且這十三個司都是由明朝的十三個省命名的,前邊提到的胡士相,就是山東司的郎中。

明代的六部,長官為尚書、侍郎,部下設司,長官為郎中、員外郎,一般說來是四個司,比如吏部、兵部、工部、禮部都是四個司,分管四大業務,而刑部,卻有十三個司。

為了一個案子,竟然要將刑部十三個司的郎中全部集中起來,張問達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呀。可以通過法不責眾的,來減輕自己的壓力,以免自己背黑鍋。十三司會審講究的是集體負責製,所謂的集體負責製,也就是集體不負責,如果出現什麼問題,由十三個人來負責的話,處分還能輕一點。張問達這招非常高明。

審訊那天,除了審問案子的十三位郎中之外,還有一批旁聽的、看熱鬧的,總共大約二十多人。

張差被押解上來之後,看到這麼多大官審訊他,心裏非常慌張,可以說心理防線完全垮塌。還沒等人審問他,他就將事情全都招了,而且交代的非常徹底。上次他說的龐老公就是龐保,劉老公就是劉成。另外他還說出來一個驚天的內幕:自己還有一些同夥,包括所謂馬三舅、李外父,姐夫孔道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