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遇襲一案看似就要大白於天下,可是朱常潤卻認為大家忽視了一個問題:張差一直在裝瘋,而僅僅因為一碗飯就將事情真相全部說了出來。為什麼前邊那些審訊張差的官員沒有看出來呢?朱常潤得出的最後結論就是這幫人是故意這麼做的。
為此,朱常潤命王士珍將王之寀之前審訊張差的官員進行秘密調查。過了幾天,王士珍將收集到的情報呈送給惠王爺了。
朱常潤一看,自己的判斷果然是正確的。第一個審訊張差的是劉廷元,此人雖然身為巡城禦史,但是與鄭國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兩個人過往甚密。
包括後邊審訊張差的胡士相、嶽駿聲,也與鄭國泰關係密切。在朱常潤看來,這也十分正常。畢竟現在福王非常受萬曆皇帝寵愛,投靠福王集團的人員自然少不了。因此無論是劉廷元、還是胡士相、嶽駿聲與鄭國泰來往密切並不奇怪。
事情越鬧越大,萬曆皇帝已經壓不住了。隻好命刑部重新審理這個案子。主審官就是前期審訊張差的胡士相。
胡士相當時是刑部山東司的郎中,從級別角度看,胡士相是王之寀的領導。胡士相在重審太子遇襲案的時候,一直是避重就輕、閃爍其詞。還是認定張差是瘋子,比沒有根據王之寀審訊得來的張差供詞,進行繼續追究事情的真相。
王士珍等人收集的情報顯示,在劉廷元、胡士相、嶽駿聲的身後,隱藏著一股龐大的勢力。劉廷元等人隻不過是馬前卒而已。
而在幕後操縱這一切的顯然並不是鄭國泰,因為雖然他是福王集團的重要成員,但是他人比較愚蠢、在朝廷裏人緣非常不好。經過王士珍等人的追查,幕後的主使是前內閣首輔沈一貫。
朱常潤將這些情報又送給了內閣首輔葉向高。葉向高見胡士相等人要繼續掩蓋事實真相,那還了得。他又將此事通知了刑部右侍郎張問達。
刑部右侍郎這個位置,相當於現在的刑部常務副部長,是胡士相的上級。張問達得知此事後,對胡士相這種做法非常氣憤,他立即下令,太子遇襲一案由刑部七位官員共同會審。
在這七人中既有胡士相、也有王之寀,張問達覺得可以聽聽大家的意見,避免出現像胡士相那樣從中搗鬼的情況發生,可以充分發揮少數服從多數的優勢。
張問達這招可以說是非常高明,可以解決有人搗鬼的情況發生,但是他卻大大低估了浙黨的勢力。因為在這七個人中主要分為以胡士相為首的一派,和以王之寀為首的一派,看起來可以互相牽製,防止搗鬼。
可是其他五個人當中,支持胡士相的是三人,而支持王之寀的是兩人。可以說王之寀這一派處於劣勢。
審訊開始那一天,七個人都到齊了,胡士相命人將張差押解上堂。待張差上堂之後,王之寀這邊的陸夢龍開始審訊了,他問道:“堂下張差聽著,本官現在問話,你要如實回答,你是怎麼認識路的?”
這句話問的十分高明,問到了點子上,也可以說是一個關鍵的問題,一個從未來過京城的人,是怎麼來到京城的,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是怎麼進入皇宮的。這些疑問都隱藏在陸夢龍所問問題的答案之中。
原以為張差會推脫、狡辯、甚至是不回答,可以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張差竟然正麵回答了這個問題。他答道:“我是薊州人氏,如果沒有人指引我,我怎麼能夠來到京城、進入皇宮呢?”
陸夢龍見張差如此回答就繼續追問:“是誰指引你來到京城、進入皇宮的呢?”
張差答道:“是龐老公和劉老公。”
這個回答可以說,分量就如同一顆炸彈,把大家都炸懵了。沒想到張差竟然就這麼招供了。大家心裏都知道這個所謂的龐老公就是龐保,而劉老公則是劉成。兩個人都是鄭貴妃身邊的貼身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