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喪失控製權情況下處置子公司股權探析(2 / 3)

(二)權益性交易的客體是資本或權益

資本和權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會計理論中,資本是指所有者投入生產經營,能產生效益的財產,是企業經營活動的一項基本要素,是企業創建、生存和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包括實收資本和資本溢價;後者則是指所有者在會計主體中應享有的利益,是一種抽象概念,其數額大小並不直接對應享有相應數額的貨幣資金。權益不僅包括投入資本,還包括留存收益以及直接計入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從交易的客體角度分析,權益性交易可分為兩類:資本交易和權益交易。資本交易是會計主體與其所有者之間所發生的有關資本投入及收益分配方麵的交易,是一種數量增減的交易;權益交易則是會計主體的所有者之間轉讓權益的交易,是一種存量交易。

(三)權益性交易將導致交易主體的權益存量或結構發生變化

會計主體與其所有者發生權益性交易,將導致權益總量發生增減變動,但不影響會計主體的損益變動,例如所有者投入資產增加會計主體的注冊資本,會增加會計主體的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項目,但並不會對損益構成影響。所有者之間的交易,如果屬於權益性交易,則同樣不會造成損益的增減變動。對於後者而言,其更多的屬於人為規定,將所有者的某些行為劃分為權益性交易,例如擁有母公司控製權的所有者增減子公司持股比例但並不導致喪失控製權的情況下,雖然母子公司的個別報表中確認損益,但是通過合並報表抵銷分錄的編製,調整為權益性交易的處理,可以防止母公司利用這種並不“傷筋動骨”的交易對合並報表損益產生影響,保障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客觀性,保護投資人的利益。

四、案例詳解

【例】甲公司2012年6月30日以8 600萬元取得乙公司股權份額的80%(非同一控製下企業合並),當日乙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等於賬麵價值為9 800萬元;截至2012年末,乙公司可辨認淨資產自購買日公允價值持續計算的金額為11 000萬元。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2 600萬元出售其持有的25%以後繼續享有對乙公司60%的股份,當日乙公司可辨認淨資產自購買日公允價值持續計算的金額為12 000萬元。假設乙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均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取得的淨利潤。不考慮其他因素,假定甲公司按照10%的比例提取盈餘公積。

【詳解】2012年購入時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為8 600萬元,購買日的商譽為8 600-9 800×80%=760萬元

2013年12月31日,出售其中25%的甲公司報表中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2 6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 150(8 600×25%)

投資收益 450

當日合並報表中的分錄為:

第一步:一旦跨年度,就要考慮到出售日年度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期初數的調整,調整後要和上年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年末數保持一致,這裏體現出了一定的連貫性。所以,具體應該是因為截至2012年年末,乙公司可辨認淨資產自購買日公允價值持續計算的金額為11 000萬元,其導致的長期股權投資因為權益法核算下的賬麵價值的變動計入年初留存收益當中。

這個分錄應該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1 760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864[(11 000-9 800)×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