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積極創新適合產業集群內各類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產品
為加強產業集群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可以通過以產業集群中的核心企業為樞紐,以產品供應鏈為線索,設計一套涵蓋上、中、下遊企業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方案,創新適合產業集群內各類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產品,達到多贏的目的。首先,產業集群中的核心企業往往實力雄厚,容易從銀行取得利率優惠的貸款。銀行對這類核心企業除了提供融資外,還可以提供多樣化的理財服務,幫助提高核心企業的經營效率,例如開展企業委托貼現、債券代理等理財產品項目以及網上代發工資、多種賬戶管理、報表自動對賬等現金管理產品項目。其次,產業集群中的上遊企業一般是資金實力薄弱的中小企業,往往有迫切的短期融資需求,因此銀行可以大力開展票據貼現、商業發票貼現、應收款賬戶封閉監管融資等業務。最後,產業集群中的下遊企業由於資金實力有限,為了增加經營能力,主要是解決其資金籌集的問題,因而銀行可針對這種情況,大力開辦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設備按揭貸款等業務。
(四)建立集群內金融機構
群內金融機構是一種綜合型非銀行金融機構,不求規模的龐大和結構的複雜,隻根植於當地,目標和定位即為集群內的中小企業融資提供財務管理服務,提供全麵的內部金融服務。它是基於中小企業集群而建立的,依托中小企業集群主導產業,是一種內部金融機構,同時也是一種產業金融機構。它能構造一個中小企業集群融資的內部金融市場,充分利用當地的信息,對集群內企業的經營狀況、發展前景等更便利地直接了解、扶持產業集群的發展。群內企業通過它重新配置企業的剩餘資金,也可以通過它來籌集資金,實現資本在群內企業之間的互相流動。
(五)建立集群內互助擔保公司
在產業集群區域內可以設立互助擔保公司,這是一種基於企業間合作的擔保公司。由於產業集群內的中小企業聯係密切,業務往來頻繁,有充分的組織條件和信用條件建立中小企業互助擔保公司。產業集群內的企業自願加入互助擔保公司,並交納一定的資金作為出資額。當集群內的某一企業出現融資需要時,互助擔保公司為其提供融資擔保,進行外源性融資。互助擔保公司要規定企業融資額與該企業初始出資額成特定比例。初始投資高的企業可以獲得較高的擔保幫助,而初始投資低的企業則相應較低。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中小企業加入互助擔保公司,並提供較高的出資額。互助擔保公司降低了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擴大了金融機構對集群內企業的信貸規模。
(六)加快設立為產業集群服務的社會化服務機構
產業集群的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社會中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經營管理谘詢機構、職業培訓機構以及融資租賃等服務機構共同構成了產業集群外的社會環境。隻有這些服務機構健康發展,才能保證產業集群健康發展。因此,從社會角度研究產業集群融資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產業集群內的公共信息、人員培訓、基礎技術研究開發、對外宣傳、公共設施建設等,都離不開各種類型的中介服務組織。因此,應加快設立為產業集群服務的社會化服務機構,不僅包括會計、財務知識等培訓機構,還包括為企業提供融資谘詢、經營管理方麵服務的谘詢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支持機構,以及民間風險投資機構、民間合夥製的投資公司,共同為產業集群內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便利,保證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炳申,馬建會.改進我國中小企業集群融資的對策分析[J].經濟經緯,2003(5).
[2] 楊漢波.基於產業集群的企業融資分析[J].經濟研究,2005(5).
[3] 古讚歌,卜慶軍.基於產業集群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商業研究,2006(3).
[4] 高連和.中小企業集群融資:模式創新、融資邊界與競爭優勢[J].經濟社會體製比較,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