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業成本法在煉油企業成本核算中的應用(3 / 3)

減三線油除鹽水作業成本=(0.08/1.03)×13.5=1.049(萬元)。

(8)其他費用,如人員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和圖書資料費:與車間人員有關,選擇人員數量作為成本動因。技術複雜程度高,則所需管理人員數量多。

如:減四線油人員費用作業成本=3/(1+2+2+5+5

+4+5+5+6+6+3+3+3)×70.38=4.223(萬元)。

作業成本法間接費用分配表。

四、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成本核算結果的比較。

通過比較可知,單位成本存在大大小小的差異主要是由成本計算程序的不同造成的,作業成本法更為接近實際。從上麵計算過程中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一)計算程序不同

傳統成本核算方法是依據各種費用分配表,將原材料、輔助材料、動力、折舊、攤銷及其他費用等項目逐一列示,並彙總登記歸集;再將成本分配到產品中去,根據各聯產品技術係數計算出各聯產品積數,進而計算出各種聯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以初頂油為例,初頂油積數=初頂油產量×初頂油技術係數=1.40×1.00=1.40(萬噸),聯產品積數和=37.09(萬噸),全部聯產品總成本=668.13(萬元),單位積數產品成本=全部聯產品總成本÷聯產品積數和=668.13÷37.09=18.01(元/噸),初頂油總成本=初頂油積數×單位積數產品成本=1.40×18.01=25.214(萬元),初頂油單位成本=初頂油總成本÷初頂油實際產量=25.214

÷1.40=18.01(元/噸)。同理,可求出其他聯產品的單位成本。

而作業成本法則較為複雜,首先確定各聯產品成本動因,即將資源分配到作業;然後將費用分攤到每一成本項目中,即將作業分配到產品,進而求出聯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以初頂油為例,首先按照各種費用的不同成本動因確定初頂油的成本動因消耗,如人員費用=2,人員費用的作業成本=2/(1+2+2+5+5+4+5+5+6+6+3+3+3)×70.38

=2.815(萬元),同理可求出其他項目的作業成本,進而計算出初頂油作業成本合計為25.238(萬元),那麼初頂油單位成本=作業成本合計/初頂油產量=25.238/1.4=18.03(元/噸)。同理,可求出其他聯產品的單位成本。

(二)計算結果不同

兩種方法計算得到的各產品的單位成本並不相同且作業成本法計算出來的多數聯產品成本略大。其原因主要是作業成本法將化驗檢驗費、人員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和圖書資料費以及其他費用計入了產品成本,而這些費用在傳統成本計算方法中都被計入管理費用,作為期間費用不計入產品成本,這就使得作業成本法的多數聯產品成本略高。如:作業成本法下幹氣的單位成本=作業成本/產量=2.207/0.25=8.83(元/噸),而傳統成本法下幹氣的單位成本為3.24(元/噸)。

綜上所述,傳統成本法以產品為成本核算對象,製造費用按產品經濟係數分攤到各產品中,人為因素大;而作業成本法是把實際發生的各種成本動因分攤到各產品中。作業成本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比傳統成本核算方法更好的方法,它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利於企業製定正確的價格策略,增強市場競爭能力。但要完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作業成本法,徹底消除人為影響因素,得出完全真實的成本信息,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基礎性的統計分析工作和成本動因的選擇確定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王美麗,孫豔波,魏秋生.煉油作業成本法應用思考[J].會計之友,2009(6):44-45.

[2] 馮睿.對煉油企業成本控製的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09(10):128-129.

[3] 張暮霞.作業成本法在石油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2(8):143-144.

[4] 張穎麗.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的比較及應用分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11(4):20-22.

[5] 馮巧根.成本會計[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27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