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八年(1385)二月,徐達病逝於南京,享年54歲。朱元璋為徐達輟朝以表哀悼,並親臨靈堂祭奠,傷心欲絕。朱元璋下詔追封徐達為中山王,諡號"武寧",贈其三代皆封王爵,賜葬於鍾山之北,徐達的碑文也是由朱元璋親自寫的,稱讚其為"開國功臣第一"。
關於徐達之死,另一種傳說是被朱元璋害死的。朱元璋從起兵到稱帝以後,一直是以威猛嚴厲治軍治國的。登上皇帝座位後,朱元璋想的頭等大事就是江山永固,他的子孫後代永遠做皇帝。所以,他對當年立過汗馬功勞,出生入死為他打江山的功臣特別猜忌,擔心他們哪一天會謀反奪權。另外,太子朱標性情仁善寬和,朱元璋怕他將來駕馭不了功勞卓著的元老重臣,於是下定狠心,大開殺戒,濫加株連。前麵說到殺胡惟庸一案和後來殺大將軍藍玉一案,就牽連而殺掉了幾萬人。史書上稱,朱元璋當皇帝後"無幾時不變之法,無一日無過之人"。為了他的獨裁統治和江山永固,他殺功臣殺紅了眼,因而後人翻閱明初史書,對這一段殺戮曆曆在目。
有關徐達被害身死的經過史書上記載:徐達在北平身患背疽,這是一種惡瘡,很難治好。朱元璋派徐達的長子徐輝祖帶著書信前往北平看望,不久又召徐達回南京療養。有一天,宮中內侍給徐達送來皇帝賞賜的食盒。徐達從病床上掙紮起來磕頭謝恩,然後打開食盒,一隻蒸鵝呈現在眼前。據說背疽最忌吃蒸鵝。君命難違,徐達最後流著淚當著內侍的麵吃下了蒸鵝,不幾日便死去了。但也有的史書上作了考證,認為"賜食蒸鵝"是野史中歪曲事實真相有意貶斥明太祖。
徐達有四子三女。長子徐輝祖才華橫溢,徐達死後,繼承爵位。三個女兒,長女嫁給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為妃,後來蒸王奪權稱帝,徐妃被冊立為皇後。其餘兩個女兒,也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一個是代王朱桂的妃子,一個是安王朱楹的妃子.
長期的戎馬生涯,奔波勞累,使徐達的身體逐漸支撐不住,終於積勞成疾,一病不起。洪武十七年(1384)閏十月,徐達在北平病重,朱元璋遣使召還應天。翌年二月二十日病逝於應天府邸,時年五十四歲。追封中山王,諡武寧。賜葬鍾山,配享太廟,名列功臣第一。
關於徐達的死因,有些史書記載:“(徐)達病疽,甫痊,賜蒸鵝,流涕食之而卒。”這些材料雖不完全可靠,但也不是望風捕影,隨意捏造的。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為了確保朱明皇朝“萬世一係”,便想方設法加強皇權,凡是他認為有礙於獨裁統治的人,不管是勳臣宿將,一律翦除。胡、藍黨獄,把功臣舊將幾乎一網打盡。前一年又將南征北戰、立下大功的義子親甥李文忠暗中毒死。徐達雖為開國功臣第一,立下蓋世大功,而且一直忠貞不二,但想到他的震主之威,朱元璋“賜蒸鵝”一事也就可能並非子虛烏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