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可貴的教育探索精神(1 / 2)

劉道玉

今年元宵節過後,河北石家莊的楊文雅女士通過基金會聯係到我,希望我能撥冗接待她,就孩子教育問題與我進行交流。在征得我的同意後,她在元宵節過後兩天來到武漢,下榻在武漢大學附近的漢庭大酒店,說準備在此等候一周,目的就是“望素心之誠,祈得一緣”。作為終生都在關注教育問題的人,對於一個千裏迢迢趕來的交流者,我怎能忍心讓她周旋一周呢?於是,按照約定的時間,我們交流了一個下午和一個上午,看似意猶未盡,但她說不忍心再多占用一個耄耋老人的時間,更何況還處在料峭春寒的時節呢!我們約定,以後可以通過郵件經常交流,願意與她討論任何問題。臨別時,我把自己的幾本教育著作贈送給她,其中包括一本精裝英文原版書《The Way to Happiness》。

過了一周,基金會又以郵件形式轉給我一封信,信的署名者是湖南的李建勳先生,他自稱是一位由教師轉為公務員的學生家長。同時,隨信還附上了電子版的一本書稿,書名是《成才主道是家庭》。這兩件在短時間內出現的事看似偶然,但偶然寓於必然之中,說明家庭教育正困惑著眾多的學生家長,也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的重視。直覺告訴我,家庭教育是當前教育中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對李建勳先生的這本書頗感興趣,特別是他的醒目書名:《成才主道是家庭》,立即得到了我的認可與共鳴。因此,我同意為這本書寫一篇序言,以抒發我的讀後感想。我曆來不喜歡由人捉刀,為了寫這篇序言,我認真閱讀了書稿的內容。雖然閱讀書稿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但是閱讀的過程,也是我進一步學習的過程,從中受到了許多的啟發。對於作者的個別欠妥提法,後來我們在麵談時,也坦誠地進行了交流,我提出了個人的一己之見。

與眾多書著不同的是,這是一部親曆教育自己女兒試驗的完整的記錄,而且曆時18年,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呀!總的來說,我認為這是一部有學術和使用價值的著作,非常願意向廣大的讀者推薦,特別是廣大學生家長們有必要研讀這本書,從中汲取有益的經驗,學習他可貴的教育探索精神。

概括起來,這部書有五個方麵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

一、為人父母者,必須擔負起教育子女的神聖職責。中外教育史均表明,一個國家的人才素質和文明的程度,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於家庭教育的成效。一個不為人們所察覺的現象是,為什麼同一分數段進入到同一所名校的學生,但後來才智和成就卻表現出了巨大的差異呢?這其中就有家庭教育的區別。用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話來說,最好的教育是在個人發展的前期,也就是家庭的教育,它是奠定一個人一生的基礎。《歐孟儀型》是清末畫家吳嘉猷的一幅名畫,展現的是歐陽修和孟軻母親教子的畫卷。像這樣的例子,在西方國家也屢見不鮮,如大發明家愛迪生,瑞士天才的數學家歐拉,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德國19世紀的天才卡爾·威特,瑞士伯努利數學家族等,在他們獲得巨大成功的背後,家庭教育功不可沒。

可惜的是,我國當今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卻沒有把握住教育的正確方向,教育產業化就是明顯的誤導。一段時期以來,教育廣告、各類教學輔導班、奧數班、教學輔導資料、高考“秘笈”推銷、家長學校等肆意泛濫,把教育非市場價值準則統統地排斥出局,這是導致我國教育問題叢生的根本原因。許多學生家長寧肯送孩子上培訓班或請家庭教師,但卻不肯花時間研究教育,肩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但是,李建勳先生是個例外,他堅持長期跟蹤對女兒教育的試驗,並寫下了全程記錄,其精神實在是令人敬佩!

二、家庭教育不是率性而為,必須自覺地以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方法為指導。李建勳先生有著先天的有利條件,因為他是師範畢業生,受過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熏陶,又有從事6年教師工作的經曆,這些都為他以女兒為對象進行教育試驗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不止於此,在長期的試驗過程中,他還參閱了大量的教育論著,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看得出,作者深受弗洛姆和華生心理學的影響,也借鑒了戴爾·卡內基勵誌教育的經驗,所以他的試驗獲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