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設定控製目標,加強過程管理。基於監管的要求,設定控製目標清單。對照內控標準,製定一級內控指引目標和二級內控指引目標清單。主要涉及項目合同、項目成本、質量安全、采購管理(業務總分包)、庫存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集團管控、預算管理、信息係統等製度。有了製度和目標,必須加強過程管控。利用信息係統收集的信息,按照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原則,細化目標清單、分類彙總作業事項,形成動態事項數據庫。然後圍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進行風險分析,采取相應的控製措施,將風險控製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3.4強化風險管理,建立動態維護機製。建立風險控製的日常更新機製,更新風險要素和控製要素;實施動態風險評估、量化風險影響因素,找出需要測試的流程和控製點;定期進行跨部門彙總討論,修正內部控製流程,建立內部控製考核機製。對於識別出的風險,應分別從企業組織層麵、流程層麵和執行層麵三個方麵優化,使風險可控。企業層麵包括組織結構修正、部門職能劃分、崗位劃分;流程層麵包括重新設計流程、部門間的溝通與協調、內部控製規範與實際執行的差異處理;執行層麵包括控製規範具體化、修訂表格、單據、分析模板和填表說明。牽頭們部門在此基礎上修訂內控製度,逐步形成優化的內控手冊。
3.5嚴格執行招標製度,從源頭防範項目風險。重大工程項目合同必須采取招標方式,由公司負責人、工程部門、財務部門、法律部門等部門組成招標小組,通過招投標活動找到質優價廉的承包商。招標工作的重點在於保證招標過程的公開、公平和公正。在此前提下,各部門應積極審核招標計劃、審查招標公告、審核報名單位、評審招標文件,參與和監督開標過程。為了加強招標的全方位監督,公司審計部門還可以在招標文件中公開自己的聯係方式,接受外部單位的監督和投標單位的反饋
3.6重視內部監督,引入跟蹤審計製度。根據工程項目特點,製定科學合理的審計計劃。由於總包工程具有時間長、業務多、距離遠等特點,要求審計部門必須采取動態的、現場的和全麵的審計工作計劃,即跟蹤審計。跟蹤審計的具體實施辦法:(1)前期準備階段審計。重點關注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立項批複文件和各類審批文件是否齊全。一般項目普遍存在可行性研究流於形式,立項滯後等情況,內審部門應重點核實項目概算的準確性、各種證書批複是否取得。(2)現場實施階段的審計。審計重點:檢查建設資金是否到位,有無大量閑置資金,或因資金不到位而造成停工待料等損失浪費情況;檢查建設資金是否專款專用,是否按照工程形象進度付款,有無擠占、挪用建設資金等問題;對往來資金數額較大且長時間掛賬的預付工程款、預付備料款,要查明原因;檢查建立的各項內部控製製度是否健全並有效執行。關注項目中的分包問題,主體結構和重要工程不得違規分包,所有分包工程必須征得業主同意。同時還要關注物資采購的驗收管理等問題,對不合格物資采取措施,減少損失。(3)竣工結算階段的審計。在項目竣工決算編報至項目交付使用前,對建設及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與項目直接有關的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進行的審計監督。應重點關注預留尾工工程及費用、試運行費、資本化利息、未單獨交付固定資產以及投用後是否存在安全、環保、消防等方麵的隱患。
4結論
綜上所述,建立和完善內部控製製度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尤其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內部控製流程和製度正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整個項目順利建成保駕護航。目前,大部分企業隻重視業務發張和規模擴張,對內部管理缺乏足夠重視。在項目建設中埋下了許多風險和隱患。企業必須擺脫這種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組建一個強有力的內部控製部門,由該部門牽頭按照“有沒有、全不全、做不做的原則,梳理作業流程,摸清管理現狀,完善內部控製製度。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高級會計實務.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
[2]張玲.加強建築施工企業內部控製建設的策略.財務與會計,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