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弱勢群體法律問題芻議(2 / 2)

1.自然災害造成的弱勢群體,所謂天災人禍,在自然災害麵前,人會顯得渺小無力。

2.地處閉塞的環境,導致發展的停滯。

四、我國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

(一)完善我國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

1.加強憲法保護。《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麵前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麵前一律平等”。在《憲法》上加強對基本權利的確認和保護。

2.科學規範部門法。部門法的建立與健全,具體的做到弱勢群體的權利保護。在時機成熟的時候製定一部《社會保障法》作為弱勢群體社會保障的基本法。

3.完善司法救濟。在他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夠及時的得到司法救濟,為弱勢群體提供快捷簡便的維權方式,獲得公正公平的司法保護。

4.確立最低生活保障製度。積極的創造條件,建立一個適合農村弱勢群體特點的鄉村保障體係,能夠提供良好的養老保險製度。

(二)在法律保護方麵給予優先考慮的問題

1.在解決溫飽問題方麵都存在危機的弱勢群體應當優先給予幫助,首先解決好溫飽問題;

2.對享受不到任何社會保障製度的弱勢群體也要優先考慮;

3.喪失勞動能力,或者在同等的就業條件下,自身條件差,難以就業的弱勢群體應當給予支持與幫助;

(三)在法律方麵對弱勢群體給予人文關懷

何為關心,就是說社會應當關心弱勢群體的生存問題,讓弱勢群體覺得他們不是被社會所遺棄的。對弱勢群體的關心,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社會大家庭每一個成員的責任,大家眾誌成城,解決好弱勢群體的問題。關心弱勢群體,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有利於弱勢群體問題的解決。

何為支持,則是指社會應當建立一個健全的法律保護體製,為弱勢群體提供有效的製度性支持。社會要保證做到良性運作,就必須有良性的社會製度。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就更加要做到不斷的調整完善我們的社會製度,為社會所用,解決好社會問題,使每個公民都安逸的生活。

何為自助,就是鼓勵和支持弱勢群體走向獨立自主,自立自強。擺脫弱勢群體的困境,雖然少不了社會各方麵的支持,但是最重要的是要讓弱勢群體自身要有擺脫困境的意識,所謂外因與內因的關係就是這樣的,外部給予支持,營造良好的條件,也需要內部的積極配合。所謂“惟自助者天助之”,完全隻想依賴外部條件的支持就脫困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是無法徹底改變弱勢群體的弱勢地位的。

幫助弱勢群體、推動社會公平公正,是每個人的意誌,也是執政黨所必須做到的。在一個日趨多元化的時代,兼容所有正當的訴求與主張。所以要關注弱勢群體的發展,讓他們的利益得到保護,否則,我們國家可能會出現嚴重的社會危機和社會動蕩。因此,弱勢群體問題必須引起全民關注,弱勢群體的問題必須認真解決。隻有這樣,整個社會才能長治久安,經濟、社會才能實現真正的和諧。

參考文獻:

[1]李昌麒.弱勢群體法律保護問題研究[J].中國法學,2004.

[2]張文欣.關注弱勢群體 構建和諧社會[N].駐馬店日報,2005.

[3]鄭杭生.轉型中的中國社會和中國社會的轉型[M].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