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感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培養研究(2 / 2)

2.3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也不一樣,因此這就需要教師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評價。而傳統的體育教學重視終結性評價而忽視了過程性評價,重視量性評價而忽視質性評價,造成很多學生對體育課失去了興趣。作為教師,應該知道體育考核的結果並不能直接反映出一個學生的學習的結果。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用區別對待個體差異的方法來重新認識學生學習的效果,采用靈活有效的評價觀念,讓每個學生選擇能展示自己能力的內容和評價方法,從而找回自信心。例如:在教學排球內容時,改變檢測的統一標準,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後最有收獲的內容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效,結果學生非常喜歡這樣的評價方式,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麵展示了出來,找到了自信心,學生自然而然對體育的學習充滿了激情。

2.4把思想教育貫徹於教學中

現在的小學生怕苦、怕累,以自我為中心,意誌品質薄弱,厭學。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懂得,一個發展全麵的人,僅僅學習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正確理解人生的意義和目的,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都很重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經常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從生活和學習的點點滴滴來引導學生不怕苦、不怕累、團結同學、愛自己的班級、學校。把學生的學習、理想與祖國的強盛聯係起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使命感、責任感,增強學生學習動力,促進學生情感的健康發展。

3結論

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情感培養,激發了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參與。在教學中隻有尊重信任學生、用真誠的愛感染學生,才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關係,學生才能大膽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去體驗、去完成教學任務。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既能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又能培養學生的意誌品質。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及解讀(實驗稿)[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2]顧海燕.談體育課中的情感教育[J].小學教育課件網,2009.

[3]李劍.體育課中的情感教育[J].知識窗·教師版,2010,(12).

[4]王小亮.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幾點策略[J].

基金項目:四川省“國培計劃(2013)”—農村中小學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小學體育)。

作者簡介:蔣曉英,女,42歲,小教一級,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