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培訓文化建設探析(2 / 2)

4.建立適合企業生產經營特點的教學課程體係。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分專業、崗位等逐步建立企業自己的課程體係,課程設立要有所舍取,針對性、實用性要強,能夠解決本企業的實際問題,滿足生產經營以及發展的需要。並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根據企業生產經營變化,及時變化、與時俱進,這樣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在教學模式上,要從提高被培訓者學習興趣和實際操作技能入手,不斷創新培訓的方式,提高被培訓者的興趣,努力培養被培訓者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可采用網絡、多媒體、互動等形式,結合實際,要有針對性,有解決問題的實際辦法或者思路,使培訓內容能夠在工作中巧妙靈活運用。

5.建立培訓效果評估體係。培訓評估分為培訓前評估、培訓中評估和培訓後評估。培訓前評估主要是確定有針對性的培訓需求,並為培訓後評估的效果評估提供參數對比數據。培訓中評估是在培訓過程中進行的評估,能幫助培訓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實施控製。培訓後評估是對培訓結果有一個係統、全麵、準確的評價,培訓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如果沒有,其原因是什麼,當如何改進,也為後期培訓提供幫助。後期評估通過調查問卷、考試、行為分析、數字分析等進行效果評估,以確定培訓效果以及改進方向、辦法。

6.建立培訓效果評價轉化體係。培訓效果評價轉化是培訓工作的最後也是做關鍵的一步,讓培訓“落地”才是硬道理。培訓的目標就是提升,就是產生效益,如果不對培訓效果進行評價和轉化,就會導致之前的培訓工作前功盡棄,培訓工作毫無意義。企業要建立培訓跟進管理製度,這是培訓“落地”的保證。

7.建立培訓溝通支持體係。培訓內部溝通包括培訓部門和受訓人員之間、培訓師與受訓人員之間、部門負責人與受訓人之間、培訓部門與受訓部門之間以及培訓部門與主管培訓領導之間的相互溝通。企業內部良好的協調和合作是做好培訓工作的根本保證。培訓工作是企業行為,並非培訓部門單兵作戰,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麵麵。要使培訓工作順利進行,必須得到各個方麵的支持,否則,培訓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建立健全培訓溝通支持體係的目的就是使企業內部所有部門和參加培訓的員工都清楚的認識到培訓所帶來的最終效果,能夠保證培訓工作的順利展開,也能為後來的培訓效果提升提出建議和改進意見。

三、結束語

文化是一種“粘合劑”,企業作為一個組織,它的培訓文化表達的是對組織培訓理念、培訓價值的認同感。它通過為組織成員提供適當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規範,從而把組織中的個性意識凝聚起來,用一種隱含的理念來規範組織成員的日常行為,使員工的培訓態度和行為統一到文化範疇中,與企業文化相兼容。企業培訓文化的“傳道”、“凝心”的功能表現在培訓文化具有導向、融合和凝聚性,通過培訓文化的建設把職工的認識引導到企業確定的經營戰略和發展目標上來,潛移默化地促進員工自然融合到企業這個群體之中,從而實現企業的經營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