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培訓文化建設探析
企業成長
作者:侯金濤
[摘要]企業培訓文化源於企業文化,貫穿於企業文化基本理念和體係。企業培訓文化是看似無形實則有形的管理實踐課程,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闡述掌握企業的培訓文化概念、作用、診斷及培訓體係建設等。
[關鍵詞]企業培訓文化 培訓瓶頸 培訓體係建設
企業的培訓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組織成員共同的行為規範和價值觀體係,被認為是組織的DNA,它對組織具有影響力和凝聚力,可以彙聚力量,形成組織合力。培訓文化是企業職工對培訓價值和規範的共同認識,具有引導和塑造職工培訓行為的作用。
一、目前企業培訓中存在的“瓶頸”
1.培訓定位模糊。對培訓定位不清,沒有將培訓放到企業的戰略目標當中去,致使培訓與企業長期發展脫節,培訓並沒有真正為企業的經營戰略做出貢獻。
2.培訓主體錯位。培訓隻是培訓部門的事,高層不重視,中層不支持,基層不理解,培訓部門角色尷尬。
3.保障和激勵配套缺位。沒有建立完善的培訓保障製度,培訓計劃執行力度不夠,流於形式。輕視培訓期間監督、後期評估和激勵,造成人才流失,人才流動下的憤怒與恐懼導致企業領導傷心之餘不再做培訓。有些企業很重視培訓,並且為職工提供眾多的培訓機會,但卻忽視培訓的後期的激勵和人才提拔,讓職工感覺學而無用,對培訓不再感興趣。
4.培訓供求錯位。培訓沒有建立在科學的需求分析上,培訓沒有針對性,培訓課目設置不合理,導致培訓效果事倍功半。企業對職工的培訓需求缺乏科學、細致的分析,使得培訓工作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同時也就沒有針對性。
5.培訓監督和評估缺位。許多企業重視培訓的前期準備、策劃和選擇過程,而當進入實施階段時,卻忽視了對培訓的監督和溝通,結束時缺少有效地評估。
6.培訓方法不當。在培訓方法上,企業大多運用傳統的模式授課,“培訓師講,學員聽”,從而產生枯燥、效果不好的弊病,使被培訓者失去對培訓的興趣。許多培訓師根本沒分清培訓與教育的界限,培訓應是以學習和掌握知識和技能為中心,而關鍵在於改變培訓者的技能。
二、企業培訓文化體係建設構思
1.建立企業培訓支持保障體係。企業的培訓支持保障體係包括企業培訓管理辦法、培訓預算管理辦法、培訓獎懲激勵辦法等等。激勵製度的建立能夠使員工培訓充滿動力。企業要對員工積極的行為表現給予鼓勵和刺激,使員工不斷的朝著新的目標努力,強化自我實現的動機,從而使員工“要我培訓”轉變成“我要培訓”。
2.建立企業培訓師培養管理體係。企業可結合自身特點培養內部人員作為培訓師或者邀請企業內部某一領域的專家或權威人士作為培訓師對員工進行培訓,製定出內部培訓師培養和管理製度,加強培訓師資隊伍的建設。外聘培訓師主要是從大中專院校聘請老師、培訓機構專業培訓師和培訓顧問、企業係統內的相關專家等。
3.建立科學的培訓需求分析體係。培訓需求分析是影響培訓效果的首要因素。企業要建立於基於企業要求的培訓需求分析體係,而不是建立以員工個人角度為出發點的需求分析體係。培訓需求必須在企業的目標導向下進行,而企業有責任對員工培訓進行需求引導。有效地需求分析是基於對差距的判斷,這種差距可能是目前存在的也可能是目前不存在但將來可能會出現的。因此,培訓需求不僅僅立足於現在,更應立足於組織發展的未來。確立培訓需求後進行基於企業、部門、個人目標分析,從而確定培訓課程、形式、講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