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現場總線技術應用(2 / 2)

IIART(high way address able remote transducer可尋址遠程傳感器數據通路)現場總線:最早由Rosemount公司於1986年提出並研製成的一種通信協議,得到了80多家著名儀表公司的支持,並於1993年成立了HART通信基金會。HART現場總線被稱為可尋址遠程傳感器高速通道的開放通信協議,其特點是在現有模擬傳輸線上實現數字信號通信。這種通信協議既可用於4-20mADC的模擬儀表,也可用於數字式通信儀表。它屬於模擬係統向數字係統轉變過程中的過渡性產品,因而在當前的過渡時期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現場總線在技術上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係統開放性好。開放是指對相關標準的一致性,公開性,強調對標準的共識與遵從。一個開放係統,是指它可以與世界上任何地方遵從相同標準的其它設備或係統連接。通信協議一致公開,各個不同的生產廠家的設備之間可以實現信息交換。現場總線開發者就是要致力於建立統一的工廠底層網絡的開放係統。用戶可按照自己的需要,把來自不同廠家的產品組成大小隨意的係統,通過現場總線構築自動化領域的開放互連係統。

2、具有互可操作性與互用性。互可操作性是指實現互連設備間,係統間的信息傳送與溝通;而互用性則意味著不同生產廠家性能類似的設備可實現相互替換。

3、使現場設備具有智能化和功能自治性。所謂智能化和功能自治性就是將傳感測量,補償計算,工程量處理和控製等功能分散到現場設備中完成,僅靠監控設備即可完成自動控製的基本功能,並可診斷設備的運行狀態。

4、係統結構的高度分散性。現場總線己構成一種新的全分散性控製係統的體係結構,這從根本上改變了現有DCS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集散控製係統體係,簡化係統結構,提高了可靠性。

5、對現場環境的強適應性。作為工廠網絡底層的現場總線,是專門為現場環境而設計的,可支持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射頻,紅外線和電力線等,具有較強的抗幹擾能力。能采用兩線製實現供電與通信,並可滿足安全防爆要求等。

6、係統成本低性能高。采用現場總線技術後,由於現場底層設備的智能化以及改變了過去點對點的連接方式,使自動化係統的硬件,軟件成本和輔助成本大大降低,也使得係統性能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

參考文獻:

[1]彭道剛.基於Web的遠程監控係統設計及實現[C].第八屆工業儀表與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2007.513-516.

[2]彭道剛.基於webk ceSS和工業以太網的遠程監控係統的設計與實現[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09,25(1):31-34.

[3]吳肖甫.恒壓供水係統控製策略及其實現[J].浙江大學學報(理工版),2002,29(6):652-657.

[4]唐濟揚.以太網與現場總線技術.中國工控網.

[5]陽憲惠.現場總線技術及其應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6.

[6]劉會娟.GSM與GPRS技術在無線監控係統中的應用比較[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09,155(4):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