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有上市公司的投資效率以及影響因素淺析
理論研究
作者:張瓏姣
[摘要]在我國,盡管國有企業已經建立起多元化的產權結構,但是政府仍然掌握著國有企業的絕對控製權,國有企業經營效率低下的問題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公司管理結構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基於我國經濟體製特殊製度背景,結合政府幹預和國有上市公司內部管理控製因素,分析了我國國有控股公司目前的投資行為,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影響投資效率低下的因素,以此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投資效率 投資行為 影響因素 國有上市公司
1前言
目前我國仍處於轉軌經濟時期,公司的投資活動處在複雜的不確定性環境中,既有微觀方麵的因素,也有宏觀方麵的因素,共同影響著上市公司的投資活動與效率。因此,有必要針對我國特殊的製度背景和公司管理結構對我國國有上市公司進行投資行為和效率的探討。
2我國國有上市公司投資效率的現狀
2.1過度投資
目前,我國國有上市公司投資回報率低下、重複建設、頻繁變更募集資金投向等現象層出不窮,普遍存在濫用自由現金流的過度投資現象。由於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一些經營管理者往往為了滿足自身利益而會接受投資項目淨現值小於零的項目,以獲得由於投資帶來的貨幣收益以及非貨幣收益。這時,這部分自由現金流量,也就是本應作為現金股利分配給股東的部分投入了不能增加企業價值的項目,過度投資使得管理者在犧牲了股東的利益的前提下獲得額外收益,同時也會導致大量的資金沉澱在生產能力過剩和盈利能力惡化的領域,資源和生產要素被浪費,壞賬及金融風險大量增加。
2.2投資不足
目前,我國國有上市公司也存在投資不足的現象,決策者往往由於各種因素,沒有將自由現金流投資於淨現值大於或者等於零的項目。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是因為外部投資者或債權人無法獲得企業的充分信息,而為了降低風險,他們要求更高的報酬率,這也就意味著企業不得不麵臨著更高的外部融資成本,這部分高的融資成本可能會使得企業放棄一部分淨現值大於零的項目,因而引起投資不足的問題。投資不足會使大量的資金被閑置,導致公司增長緩慢甚至零增長,同樣也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3我國有上市公司投資效率的影響因素
3.1政府追求非經濟效率目標並掌握上市公司控製權
首先,政府麵臨的現實任務是促進經濟發展、改善社會福利、增加財政收入及維持社會穩定。這樣政府須將自身的社會性目標或政治目標內部化到其控製的上市公司中,於是政府通過各種方式掌握國有上市公司的控製權,例如當麵臨嚴重的就業問題時,政府通常會選擇通過加強對國有企業的控製來迫使其雇員更多的勞動力,從而保證實現政府擴大就業、維持社會穩定的政治目標。其次,政府官員的政績動機。政府官員都想在政治職位上有所晉升,而地區失業率是各級官員考核和提拔的重要指標。有些政府官員為了實現政治利益和政治晉升,必然要求國有企業雇傭更多的員工以解決嚴重的失業問題。冗餘雇員影響國有企業的績效,進而導致地方政府的財政稅收收入減少。因此政府的社會目標動機、政績動機都是政府追求非經濟效率目標的具體表現,這些將使國有企業在決策過程中難以實現最大化目標,導致國有企業資源配置效率低下。
3.2產品市場
產品市場這一因素對國有控股企業的投資行為也有著較為顯著的影響,例如影響著投資企業的投資規模、投資方向等等。從產品市場的角度上看,對國有控股公司投資行為產生影響的主要是產品市場的競爭力。一方麵,當產品市場經營風險較大時,其投資規模也應相應的擴大,並以此來舒緩經營風險上的壓力,同時企業的競爭力也將得到提高,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麵當麵臨風險較大的產品市場時,企業為了回避風險,會減少投資行為,縮小投資規模,而對於市場競爭不太激烈的行業,企業則會增加投資。可以說產品市場的競爭對國有控股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有正麵的,也有負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