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情況分析,筆者認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下不再計提折舊或攤銷,按公允價值計量是可以提高這些房地產企業的盈利水平的,企業淨利潤將有所提升。但從長遠來看,相關上市公司每年淨利潤波動幅度將會增大,其影響將主要取決於當年投資性房地產的升值程度。如果今後公允價值下降的幾率加大,也會是將來的業績風險加大。企業在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時,可以通過穩健的做法,將公允價值慢慢釋放為企業的利潤。但是,我們必須看到采用公允價值法來計量的首要問題是如何確定公允價值。準則的製定者應認真解讀新準則,充分考慮新準則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提高公允價值的可操作性。即規範公允價值在具體實務操作上的要求,加強會計人員的操作技能的培訓,提高實際技術操作水平及職業判斷能力,增強職業道德意識,為公允價值在投資性房地產中的應用提供保障。在很多情況下,公允價值的確定離不開估值技術。隻有評估業務規範了、評估質量提高了,才能從根本上奠定房地產企業恰當使用公允價值的基礎。
公允價值計量應用於投資性房地產準則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它體現了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加強了國內、國外企業的投資性房地產價值的可比性,同時也方便了國際投資者的投資,進而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資;有條件的審慎對公允價值的運用,反映出我國現階段的會計準則是根據我國的國情出發,並在此之上進行了創新;考慮到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現狀,采用公允價值計量還是成本計量由企業自己選擇,給企業更多的空間。運用公允價值,有利於這些企業在資本市場獲得正確的定價,從而也有利於這些企業再融資,獲得資本市場的種種便利,幫助企業更好地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來獲得發展。同時,運用公允價值對投資性房地產計價,也導致投資者以更為穩健和客觀的估值標準來衡量房地產企業的價值,從而,為維護自身合法利益提供了更好的製度保證。當然,作為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的引入也可能帶來企業利潤的波動、針對重估增值的稅收和流動比率的下降,甚至利潤的操縱。這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摸索,不斷完善準則,來防範其弊端,更好地發揮其優點。
參考文獻:
[1]於朱婧.新會計準則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所麵臨的挑戰與對策建議[J].市場周刊,2006,(8).
[2]馬學國.論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使用[J].會計之友,2006,(5).
[3]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2006.
[4]項文彪.關於公允價值[J].當代財經,2006,(7).
[5]王宇峰.淺議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盈餘管理的影響及規範[J].財會月刊,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