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中韓酒文化(1 / 2)

淺析中韓酒文化

理論研究

作者:付金笛 鄧英功

[摘要]古往今來,酒作為人們情感交流的載體,受到了人們的推崇和喜愛。中韓兩國是友好鄰邦,兩國的文化也在相互影響,共同進步。我們要充分的尊重彼此的酒文化,在實際生活中,相互取長補短,促進本國酒文化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中國 韓國 酒文化

古往今來,酒作為人們情感交流的載體,受到了人們的推崇和喜愛。因此,酒文化在曆史的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中韓兩國更是對酒文化有著獨到的理解與發展。通過對兩個國家酒文化的對比分析,可以體會到兩個國家深厚的文化底蘊。

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中韓兩國的酒文化都強調尊卑有序,講究禮節。尤其是在敬酒時,這點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要考慮年齡大小。在家宴的時候,會有不同年齡不同輩分的親戚聚在一起,敬酒時晚輩要向長輩敬酒。首先敬輩分最高的,然後敬輩分其次的,以此類推。如果參加宴會的既有家裏人也有作客的遠親,而且他們輩分又相同的話要先敬遠親,後敬家裏人,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和重視。

其次,要考慮職位高低。在參加公司宴會或聚餐時,敬酒就要考慮職位的高低。職位低的人要向職位高的人敬酒。首先敬職位最高的、再敬職位其次的,以此類推。向同一個人敬酒時,應該等身份比自己高的人敬過之後再敬,否則,會被認為是沒有禮貌。

最後,還要考慮主賓的關係。在參加婚宴、喬遷宴、滿月酒、升學宴等宴會時,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可以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進行,也可以根據在座各位客人的身份高低,先敬身份高的再敬身份低的。如果同桌的人情況複雜,混合了以上的情況,要根據客人的情況和自身的情況斟酌考慮,沒有固定的模式。

但是,中韓兩國人同輩或同級別的人之間飲酒就比較隨意,在非正式的場合雙方都可以舉杯敬酒,並不用考慮以上的因素。

由於中韓兩國人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的發展不同。因此兩國的酒文化也有著很多的不同之處。首先,就酒而言,兩國就有明顯的差異。韓國燒酒名字雖然叫燒酒,但是酒精度卻與中國白酒有著天壤之別,完全沒有中國白酒那麼“燒”。中國白酒最低的酒精度也要有30度以上,但是韓燒的讀數卻都在19.5~21.5之間,僅僅比中國的黃酒度數高那麼一點。這就是為什麼韓劇裏麵喝酒都是一口一杯的原因了。為什麼中國白酒讀數沒有低於30度的?原來對於白酒而言,讀數越低,工藝越不可控,尤其是酒的清澈度更加難以控製,容易變得渾濁,所以韓燒酒的透明是以優質的過濾工藝為保障的。這一點,中國白酒任重而道遠,需要向韓國人學習。

中國人喝白酒,講究味香,單單香型,就要分為醬香、濃香、清香等多種香型,這是傳統也是習慣,所以導致中國白酒香料放得比較多。對於習慣了的國人來講,這是順理成章的。所以家裏如果喝過白酒,那麼屋裏頭酒味三四個鍾頭都是不會消失的。韓燒卻沒有這麼濃烈的酒味,不是湊到跟前,是不會聞到酒味的,並不是說韓燒不放香料,隻是非常少罷了。這可能是為什麼中國人喝韓燒在喝之前先聞一聞就對韓燒沒有好印象的原因吧。其實對於釀造的酒而言,酒精本身味道並不濃鬱,沒有味道實屬正常,隻不過中國人掉入香料的誤區罷了。歐美人喝中國白酒,其實講究一個新鮮,時間長了,就會覺得中國白酒的香料味太重,衝腦門子。為什麼中國白酒在世界範圍內銷量不好,最主要可能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