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分析及提升對策
理論研究
作者:熊超 趙鑫
[摘要]在對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情況分析的基礎上,運用RCA指數和TC指數來分析我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優勢,並提出提升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對策。
[關鍵詞]服務貿易 競爭力 對策
一、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情況
我國服務貿易起步雖晚但是增速較快,逆差不斷擴大。1978-2007年,我國服務業的平均增速超過10%,高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增長速度。隨著服務業逐步開放,服務貿易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但服務貿易的出口額在總出口額中所占比重偏低,以傳統服務貿易為主,1982-2005年,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0%左右,隻有全球平均水平的1/2。1995-2012年,服務貿易一直處於逆差狀態,且逆差呈現逐年加大的趨勢。1992年以前,服務貿易進口基數較小,所以有小幅順差。隨後逆差逐年擴大,持續逆差,且逆差幅度逐年增加,表明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不強。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企業數量大幅增長,對服務業的需求也逐年上升,但服務業發展不力,隻得靠進口,才能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故逐年逆差且持續加大,表現出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發展脫節的現象。此外,服務貿易區域發展不平衡,經濟發達地區是服務貿易出口的主要地區。北京、上海、廣東三個省市服務貿易出口合計幾乎占全國2/3;服務貿易管理水平比較落後,法規和統計體係不健全。
二、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分析
RCA指數。即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它通過該貿易在該國出口中所占的份額與世界貿易中該貿易占世界貿易總額的份額之比來表示,這一指數剔除了國家和世界總量波動的影響,可以較好地反映出一個國家某種貿易的出口與世界平均出口水平來比較的相對優勢。如果一國RCA>2.5,則表明該國該貿易國際競爭力極強;1.25
TC指數,即競爭優勢指數或貿易競爭力指數,指一國進出口貿易的差額與其進出口貿易總額之比。TC指數大於0,表明該類商品(行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越接近於1,競爭力越強;TC指數小於0,則表明該類商品不具國際競爭力;指數為0,表明此類商品為產業內貿易,競爭力與國際水平相當。TC指數在[-1,-0.6]時有極大的競爭劣勢;(-0.6,-0.3]有較大競爭劣勢;(-0.3,0]有微弱競爭劣勢;(0,0.3]有微弱競爭優勢;(0.3,0.6]有較強競爭優勢;(0.6,1]有極強競爭優勢。我國大多數勞動密集型行業的TC指數為正數,如建築業,此類行業有一定國際競爭力;而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行業TC指數大多為負數,如文化產品行業,不具有競爭優勢,隻有個別行業有微弱競爭優勢。
三、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提升對策
發掘服務貿易新優勢,努力促進服務貿易發展。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實際情況是,根據比較優勢原理進行國際貿易,雖然在貿易中可以獲得利益,但並不能從本質上縮短自己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我們在勞動密集型行業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在改革開放逐步深入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擴大出口,充分發揮這方麵的優勢,但顯然隻是發揮我們的比較優勢是不夠的,同時還應該根據國際市場需求,努力去創造新的競爭優勢,發展能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和行業,這樣才能加速縮短我國與服務貿易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