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的社會實踐模式(1 / 2)

談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的社會實踐模式

職教幼教

作者:範冰

[摘要]社會實踐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必須充分利用社會實踐的教學方式,提高創業教育實效,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高職院校的學生參加創業型的社會實踐,增強高職院校的學生應有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業本領。

[關鍵詞]高職院校 創業教育 實踐模式

高職院校欲提高創業教育教學的實效,就必需加強和重視社會實踐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高職院校必須以從深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入手,一定要將創業教育方案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的全過程,構建完整的“(創業)教育—(創業)實務—(創業)實踐”完整的三位一體的創業教育教學基本模式,通過創業實踐培養學生麵對變化的市場應具有的敏銳觀察力和實效分析力。因此,在創業教育中進行社會實踐的教學,對於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高職院校的社會實踐教學是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

高職學生要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應不斷地使學生自己個體社會化,高職院校教學部門和相關專業應從客觀實踐出發,根據專業結構的特色,製定切實可行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計劃的細則,製定具體的方案並將它融入到學科教育的主渠道中,使高職學生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創業職業素質的培養有效地融合[1]。

2要充分運用豐富的社會實踐教學方式,提高創業教育的實效

創業教育主要目的是培養新型人才並形成創新型人才,它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和形成學生創業的基本素質,通過教學的方式和途徑,實現創業的教育目標,這也是創業教育的意義和對應的價值所在。歸納高職院校在創業教育過程中進行社會實踐的實施形式,一般有以下三種。

2.1研究調查式

研究調查的方式是高職院校的學生自己到人才中心或者到用人單位,認真傾聽並且學習創業型企業家成功的創業經驗以及管理企業相關的手段,校方邀請創業優秀的畢業生回學校來暢談自己創業過程中的切身感受。調查研究的方法應該是一種探究式的學習過程,高職院校的學生與優秀畢業生以及創業成功者等建立相應的聯係,校方成立校友會,校友們可以有效地激勵高職院校同學的個性發展,但是也要提醒高職院校的學生,任何成功都是不可複製的,所有的創業都是自己摸著石頭過河,要有一定的抗壓能力和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

2.2社團服務式

社團服務的方式是高職院校以組織相應的社團為載體的方式,校方建立高職院校的學生創業沙龍,並通過充分運用社團載體的作用,直接服務於本校的學生,讓有誌於創業的學生們在一起共同研究和相互探討,利用課餘時間自由組織校內的創業活動,校方投入一定的資金,為在校的的學生搭好平台,由於誌向一致的同學他們創業實踐的成功率相對來說會大大提高。校方需要給社團以一定的起步活動費、配套的場地和創業專家指導,通過團委直接推動社團的發展並成熟完善,這個也作為創業教學的主要環節之一,有計劃有實施步驟。

2.3 實踐模擬式

實踐模擬的方式是高職學生通過模擬開辦一個小型的公司,並通過調查以及可行性的分析,製定設計小型公司的主要業務、經費來源、人力資源的分配等前期運行的方案,並學習相應的法規,切實地製定公司的發展總體規劃,可能創業課堂教學,讓學生做好創業的方案,校方向外聘請高級管理人員,創業學生向外聘專家陳述模擬公司的運行的形式,請外聘專家向同學們開展谘詢服務,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較專業的問題。這種實踐模擬的方式可以用到創業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