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
1.集體授課教學模式
集體授課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師在固定的教室集中對一定規模的學生進行係統的知識傳授。教師利用計算機、教學軟件和各種音、視頻設備作為呈現閱讀教學信息的媒體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在集體教學模式下,教師用融合體現個性風格的教學方法和技巧著重闡釋閱讀材料中的詞彙及短語搭配,分析材料的篇章結構,引導學生練習並掌握重點語法結構,並傳授閱讀技巧和訓練閱讀策略。在集體授課教學模式下,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習資源庫的材料,引導學生閱讀某一主題的材料,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快速閱讀能力訓練。集體授課模式的優點在於主題明確,講解清晰,有利於在短時間內對學生進行閱讀技能的培訓和語言點的輸入,提高閱讀教學效率。而且,通過師生間的情緒相互感染,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和師生互動,使學生心理產生正麵效應來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協作學習教學模式
協作學習又稱合作學習或小組學習。教師根據教學需要,把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成不同學習小組,指導他們針對某一特定的學習內容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彼此合作。這種協作性的學習能夠有效地發揮學習者的學習能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在更高的認知層次上達到對知識的真正掌握。這對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很有必要,並能培養學生的自我控製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協作精神。在多媒體互聯網教室,在學生自願組合的情況下根據互補性和均衡性原則,將學生分成若幹個小組。小組規模可大可小,可為二人、四人、六人等,合作小組有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成員必須分工明確,協同學習,資源可調用大學英語教學資源庫中的課件,可從網上搜集所需資料。在學習過程中成員可以分別提出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請求小組中其他成員幫助解決。如果本小組成員不能解決,也可請求其他小組成員幫助解決。教師在各小組之間巡視,監控學生的學習,必要時給予學生支持和幫助。最後對各小組的任務完成情況和合作互動情況進行評估。
3.互聯網互動教學模式
互聯網互動教學模式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去進行互聯網化的自主學習。互動式教學的類型主要包括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是指學生與電腦之間的互動,師生互動是指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活動,生生互動是指學生個體與個體或個體與群體之間的交互活動。通過對不同見解、觀點的爭論,引發認知衝突,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調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提高交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合作、競爭與創造的意識。
參考文獻:
[1]虞江.網絡環境下英語閱讀教學初探[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09,(12).
[2]劉玲,許芳梅.英語個性化閱讀教學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實踐與思考[J].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報,2008,(12).
[3]何培芬.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08,(9).
[4]楊香玲,薑炳生.基於互聯網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研究[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