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初中數學課改和中考命題變化的相互關聯
教研探索
作者:楊淑君
[關鍵詞]求知欲 理解能力 表達能力
1注重知識來源,激發學生求知欲
在新的數學教材中,每一章節在引入新的知識時,都非常注重新的知識來源,讓學生知道要學新的知識是由於要解決新的問題的緣故,例如在引入有理數時,課本從溫度,海拔高度,表示相反方向等多個角度,立體化地說明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在有利於教學中的重結論輕過程向既重結論又重過程的方向發展。
2創設問題情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同樣在新的教材中,課本亦相當重視提高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新的幾何教材中,就有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實際操作得出幾何中立體圖形的初步概念的實驗課,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促進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中考中亦有類似的題目,如,用兩個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拚出多少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學生隻要動手比劃一下,就可以得出結論,這對促進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3注重培養學生對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3.1注重對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近年的中考試題可以看出,由於中考是高中階段的學校招生考試,具有一定的選拔性,因此,在試卷上重視對“雙基”考查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對數學能力,就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概念和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試題強調應用性,開放性與創新意識,試題新穎,具有很強的時代氣息。例如,廣東移動通訊公司開設了兩種通訊業務,“全球通”使用者先繳50元月基礎費,然後每通話一分鍾,再付0.4元:“神州行”不用繳月基礎費,每通話一分鍾付話費0.6元。若一個月通話X分鍾,兩種通訊方式的費用分別為Y和Y元。①寫出兩種通訊方式的函數關係式。②一個月內通話多少分鍾,兩種通訊方式的費用相同?③若某人預計一個月內使用話費200元,則應選擇哪種方式較合算?
3.2注重對學生通過實際動手獲得知識考查。近年的中考中,亦出現了不少的題目注重對學生通過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例如,(1)請同學們在已三角形中截取一個三角形與已知三角形相似。(2)已知一條河流的同側有A、B兩村莊,如果要在河邊建一供水站,應如何選址才最節省通水管?這些問題,都是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考查,學生隻有靈活地掌握數學知識,才能運用這門工具解決實際問題。
針對初中數學課程改革和中考命題的變化,我們在備考時就要有的放矢,從著實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入手,學生在中考的舞台上才會大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