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擔負著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政治覺悟的現實重任,多年來,思政課教育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必須看到,目前思政課教學還普遍存在著純粹認知教育的傾向,這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難於被大學生所理解、認同、接受,更不要說升華為理想與信念,並轉化為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肩負著幫助大學生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真懂、真信馬克思主義的曆史重任。然而,現實社會中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狀況並不樂觀,在急劇的社會變遷麵前和各種社會思潮影響下,大學生信仰整體上呈多元化趨勢,部分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弱化,其信仰日趨世俗化、功利化、非理性化。為此,必須加強高校的信仰教育,使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麵的概念和原理,而是實現由知識到信仰的轉變,真正深入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現實問題,進而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主導地位。本課題研究能夠不斷探索思政課價值教育和信仰教育的新平台和新方式,強調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從而提升和強化馬克思主義信仰在大學生價值認知和價值選擇中的主導地位。
三、充分發揮高校各種文化傳媒在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中的引導作用
隨著以計算機為主要手段的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大學校園裏以信息網絡傳媒為主的各種文化傳媒手段已經成為廣大師生學習、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載體。這種文化傳媒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堅定政治信仰等方麵的作用,是其他途徑不可替代的。在大學校園裏營造健康向上,有利於大學生成長的的宣傳輿論環境,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工作和重要任務。
隨著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突飛猛進的變化和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不斷湧現,當代的青年大學生思想及其活躍並對各種不同思想觀念及其容易接受。因此,大學生們對在當前形勢下不斷產生的各種思想道德觀念往往缺乏判斷能力,使大學生們經常處於困惑、迷惘的狀態。這就需要發揮高等學校的各種文化傳媒手段發揮輿論的導向作用,增強大學生辨別和抵製錯誤思想觀念的能力。
高校各種文化傳媒手段除了宣傳報道國內外大事、體育賽事、文藝活動及校園文化、學校新聞等外,還應有針對性地充分利用校園網,校報,廣播電台等就學生關心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和政治經濟問題進行宣傳和報道。可以有計劃的組織思想政治理論造詣較深的教師為校園網,校報,廣播電台撰稿,開辟時事述評,焦點訪談,思政博客等對大學生思想上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回答,這樣有的放矢地宣傳教育定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學校黨委要加強對高校傳媒工作的領導,高度重視校園傳媒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通過校園傳媒開展社會主義主旋律、集體主義價值觀、愛國主義內容教育,尤其要針對學生思想認識上存在的共性問題開展宣傳教育,發揮校園傳媒在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中的作用。
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內容和主要任務。為此,必須在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置於學生工作的首位的同時,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和發揮校園傳媒的作用,形成課內外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圍,使學生隨時能夠接受正確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