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學方法的應用
課堂上對大學生進行提問或者黑板上做題的效果往往會非常不理想,與小學、初、高中的學生相比較,大學生開始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和判斷能力,他們清楚的明白回答的好壞或者做不出題老師也是無計可施的,教師既不能打、也不能罵,把他們趕出去他能正好有了不上課的理由。因此對待課堂上的單獨提問或者做題通常都是應付,老師也是草草結束然後自圓其說。這樣的提問不僅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對教師的嚴謹形象大大折扣。如果把這種課堂的單獨提問改變為對所有學生的共同提問,大家都來參與回答的聲音會變得巨大,對課堂的氣氛則會起到積極的效果。會的同學回答了幫助了知識點的掌握,不會的同學聽到了也能比較好的記憶,會比讓一個同學站起來其他同學不能良好的參與好些。然後老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做總結幫助學生增強記憶。這種提問方式適合於課前的複習、課後的總結,也適合於課堂上重要知識點的強調。
隨堂做筆記是學生學習的很好方法,老師隨堂做筆記也會對教學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課堂的教學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按照備好的課程全部複述出來,而是在備好的知識點講解過程中隨時會有靈感的發現和思想的變化,學生的參與會對老師起到很大的啟發作用,在此啟發作用下,老師和學生之間隨時都會有靈感的發現和新想法、新思路的形成,如果老師在下課時及時做筆記整理會積累到很多寶貴財富和創新點,必要的時候應用到教學過程、教研過程和科研中會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在我的一次上課中,講到了土的結構和構造的定義的時候,看到了在座的學生,突然就想到了用班級學生的構成和學校中學院、專業、班級的構成來解釋“結構”和“構造”兩個難以區分的定義,發現效果很好,以後在每講到這個知識點的時候都會用這個例子來解釋。
教學過程是我的知識不斷豐富的過程,教與學是相互的,我從學生身上學習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識,我覺得我們互相為師,我尊重他們,他們也尊重我,我理解他們,他們也能理解我,所以在教學中我體驗到了快樂,學生們也能得到快樂。
四、結束語
本文在《土力學》課程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進行了一些嚐試和初探,在教學過程中以傳統教學方法基礎上引入了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學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靜芳.土力學實驗教學初探[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08).
[2]費康,許朝陽.研究性學習在土力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建築教育,2011,(04).
[3]程聖國.基於實際工程課題的土力學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