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課外自主學習的調查研究(1 / 3)

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課外自主學習的調查研究

高校英語教學

作者:鄺江紅

摘要:本文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分析非英語專業學生在英語學習動機、課外自主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等方麵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並據此提出提高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課外自主學習成效的對策。

關鍵詞:課外自主學習;學習策略;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631(2012)08—0021—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3.006

1 引言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自主學習一直受到國內外語言學家和教學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大家一致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自主、獨立的學習者,使其具有“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一種能力”(Holec,1981:3)。自主學習包括課內自主和課外自主,它要求學習者不僅在課堂內而且在課堂外管理自己的學習。課堂外的學習是課堂內學習的鞏固、延伸和拓展。研究表明,語言習得更多地依賴於學習者在課堂外對語言輸入的處理而不是時間相當有限的課堂學習。然而,目前國內的研究絕大部分都是基於課堂教學方麵,對於課外自主學習涉及較少,尤其對獨立學院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狀況關注不夠。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對本校非英語專業的大一、大二學生開展調查,試圖通過問卷調查和集體座談的方式,了解獨立學院學生大學英語課外自主學習的程度和存在的問題。

2 調查研究的過程和結果分析

為了更好地提高英語課外自主學習的績效,切實實施自主學習的方略,提高獨立學院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的成效,筆者就英語課外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能力問題,對我院大一和大二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進行問卷抽樣調查。調查問卷共設32個問題,共發問卷400份,收回367份,其中有效問卷為337份,有效回收率為84.3%。問卷主要調查學生英語課外自主學習的情況,包括以下四個部分:①學習英語的目的;②對英語課外自主學習態度;③英語課外自主學習時間的分配、學習方法的認識和運用;④課外自主學習的效果。

2.1學習英語的動機與課外自主學習的態度

問卷的第一部分主要針對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的學生(70%)學習英語主要是為了應試和今後的就業;這些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很明確。同時,有45%的學生認為製定學習計劃對英語學習重要。明確的學習動機會促使人有壓力、有動力去學習;有清晰的學習計劃,才能更有效率地學習。

在對待英語課外自主學習的態度方麵,隻有6%的學生是積極主動地學習。這部分學生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後會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並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監控,基本做到“自立”、“自為”和“自律”。這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效果也比較滿意,他們已經通過大學英語四級或者對即將通過四級充滿信心。而47%的學生是比較被動的自主學習,他們隻是“有時”或者“很少”會這樣做。這部分學生對過英語四級沒有信心,對大學英語課程的考試也倍感壓力。課外自主學習的態度是課外自主學習行為的主導因素。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會讓學習輕鬆並且效果顯著;而被動消極的學習態度則容易產生厭學、畏學的負麵情緒,且學習效果不明顯。這一調查結果反映出大多數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意誌力不夠堅定,無法長期堅持課外自主學習。

2.2英語聽力與口語課外自主學習的情況

問卷的第三部分主要針對英語課外自主學習時間的分配、學習方法的認識和運用。90%的學生平均每天用於課外英語學習的時間不到半小時;僅有6%的學生堅持每天用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的課外時間學習英語。很多學生喜歡獨自一個人學習,而且學習的內容僅限於課本內容、課後練習題,甚至隻是拿著單詞本苦讀苦記單詞,很少和別人一起合作學習或交流英語學習的經驗。在大學英語的課外自主學習上,學生很少能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科學的方法,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英語學習效果。在聽力方麵,有68%的學生更偏向於通過聽英文歌曲或看英文電影來鍛煉自己的聽力;隻有19%的學生是通過課本和有關的聽力訓練資料來練習和提高聽力;13%的學生傾向於收看、收聽英語電視或廣播節目。調查還發現,僅有7%的學生在聽英文歌曲、看英文電影或收看、收聽英語電視廣播節目的過程中對英語語言感興趣,對相關的語言點進行記錄、模仿練習,絕大多數學生隻是停留在音樂旋律或故事情節上。這說明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不強,不清楚如何訓練自己運用英語的能力。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中大多傾向於英語學習的娛樂性而非科學性和理性,不知道學什麼、如何學,也不知道怎麼檢測、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