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多媒體網絡使用現狀的實證研究(2 / 3)

定量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問卷關注的是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學生對多媒體網絡的態度及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和效果。在這次調查中,一共有60名學生回答了問卷。本問卷以紙質形式向全部受試學生發放,共發出60份,回收60份,全部真實有效。

定性研究采用課堂觀察和探究性訪談。筆者通過課堂聽課進行課堂觀察,從該校參加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實驗的教師和受試學生中分別選擇5名和10名進行訪談。課堂觀察和訪談將會對問卷調查中出現的問題和未涉及到的問題作進一步的探究和分析。

3.3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次問卷調查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麵的問題:多媒體網絡在課堂麵授活動中的使用;多媒體網絡在語言實驗室自主學習活動中的使用;多媒體網絡在課外自主學習活動中的使用。

3.3.1多媒體網絡在課堂麵授活動中的使用

問卷調查:關於多媒體教室在精讀課堂麵授活動中的使用,主要有三個問題。在對多媒體教室精讀麵授活動的看法中,認為“形象生動,使課文講解更加有趣”的有48.3%;認為“信息量大,提高了課堂效率”的有56.7%;認為“使課堂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的有15%;認為“與傳統教學無異,隻是用多媒體代替了黑板粉筆”的有8.3%。這說明學生對多媒體課堂還是非常滿意的,唯一不足的就是課堂活動模式相對單一。關於英語精讀課堂類型一題,認為“傳統的黑板粉筆課堂”最好的為0;認為“現代的完全使用多媒體的課堂”最好的僅占10%;認為“多媒體課件和黑板粉筆有機結合”的占76.7%;認為“學生為主導進行各種活動,教師從旁指導”最好的占13.3%。這說明多媒體課堂和傳統課堂各有優劣,隻有兩者有機結合,發揮各自優勢,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關於“在多媒體課堂麵授活動中的收獲”一題,認為“很大”或者“較大”的共占81.7%;30%的學生認為一般;隻有1.7%的學生認為“甚微或者沒有”。這說明該校的多媒體課堂麵授活動相對而言還是比較成功的。

課堂觀察和訪談分析:通過對教師和學生的訪談得知,在大學英語精讀課的課堂教學中,雖然多媒體教室已經普及,學生接觸到的信息量倍增,教師也能夠通過動畫、視頻等各種多媒體資源多途徑地持續刺激學生對知識的認知,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同時,據觀察,由於多媒體在使用時需要拉上室內窗簾,光線不像普通教室那麼好,學生常常躲在黑暗裏不主動回答問題,況且即使回答了也沒有自豪感,從而導致多媒體教學的交互性還不如傳統黑板粉筆教學,這在某種程度上不僅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降低了教師講課的積極性。這更加說明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的必要性。

3.3.2多媒體網絡在語言實驗室自主學習中的使用

問卷調查:關於多媒體網絡在視聽說課堂上的使用,設計了兩個問題。對“現在在語言實驗室進行的以自主學習模式為主的視聽說課的效果評價”一題,表示“效果非常好”和“效果還行”的占75%;表示“一般”的占18.3%;表示“效果較差”和“效果非常差”的人都僅占3.3%,說明該校以自主學習模式為主的視聽說課效果還是不錯的。在對“理想的視聽說模式”一題的調查中,有53.3%的學生認為應該是“一半時間自主學習,一半時間教師統一界麵帶領大家一起學習”;有43.3%的學生認為“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隻在需要時輔助答疑”;而選擇“學生完全自主學習”和“教師完全統一界麵,一直帶領學生一起學習”的分別占3.3%和0%。這充分說明,學生在經曆一個學期的試驗之後,已逐漸接受和認可了這種以自主學習為主的視聽說課模式。同時,學生也期待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教師的指導和引領,可見教師的指導在個性化學習過程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沒有教師的監督和指導,學生可能會偏離學習目標,從而選擇對自己無意義的學習內容,最終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

課堂觀察和訪談分析:

該大學從2005年開始使用外研社開發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網絡教學係統。這個係統開發得不錯,但因缺乏維護,近年來係統陳舊,常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設備老化、不同程度的係統不穩定現象,使得學習時常被迫中斷;此外還有學生在課堂上玩電腦自帶的小遊戲等等。這不僅說明自律意識和自覺意識都是年輕學生在學習中需要應對和提高的問題,也說明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有待激發,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

在對教師和學生的訪談中,大家一致認為,多媒體網絡教學靈活的信息呈現方式和交互性使其具備了諸多優於傳統教育之處,也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實現提供了條件。但是由於技術、資金和學校重視程度等多種因素的製約,網絡教學還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比如硬件環境不達標造成信息通道堵塞、數據傳遞時常中斷、教學軟件開發不足和質量不過關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3.3.3多媒體網絡在課外自主學習中的使用

問卷調查:關於課堂外基於網絡平台的自主學習活動,設計了四個問題。“在英語學習中使用校園網等網絡平台的頻率”一題,“經常上”的隻占3.3%;選擇“一般”和“很少上”的分別占40%和45%;“從來不上”的占11.7%。由此可見,大多數人對校園網等網絡平台有所接觸,但都不經常上。

對第二個問題“你覺得校園網等網絡平台對你的英語學習幫助大嗎?”的回答中,認為“幫助很大”和“沒什麼幫助”的分別占11.7%和10%,比例都比較小;認為“還行”和“很小”的分別占51.7%和26.7%,占到大多數。既然認為網絡平台有用,為何使用不多呢?下麵的訪談會針對個中原因進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