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案例評估注重過程評估,淡化應試意識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實踐性、操作性都很強的教學法,這就決定了它的評估方式也應該有別於傳統教學法,不應該隻看重結果,而應該更看重過程。在案例教學法對應的多元評估體係裏,除了教師,學生也有很大的話語權。教師對評估的把握重點不在打分,而在於對學生的鼓勵、對過程的監控和適時點評、及時對他們的進步或懈怠給予鼓勵或提醒。
由於學生個體差異較大,筆者在課程伊始總是善意地做些“政策宣講”,闡明自己的評估立場及標準,告訴他們“態度決定高度”(Attitude decides altitude.),他們最終的分數不完全取決於考試成績,而是取決於他們的參與度、努力度及提高程度。在評分標準設定上,筆者也在逐步完善和細化。根據案例的不同特點,評分標準也會有所側重:交際類的案例比較注重表達的口語化;學術類和政治類的案例注重觀點的正確和表達的準確;時尚類的則注重語言的時代感和社會性。
4 案例教學法的實踐效果與啟示
準確說來,案例教學法在筆者教學實踐中是逐步進行的。在最初的兩年,案例的使用比例還不是很大,學生的參與度也不是很高;隨著教師自身對案例教學把握日漸成熟,教學效果也日益顯現。筆者在6年來的研究生英語口語教學實踐中不斷充實案例教學法,並且結合包括傳統教學法在內的各類方法,使得該課程逐漸成為一門不斷推陳出新、備受關注的課程,並接受了來自院內外、軍內外專家及同行的檢閱。在2006年總裝本科評價、2006年總裝院校優質課檢查及始於2006年的我院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中都獲得良好評價。筆者帶領2005級、2006級、2007級及2006級碩士英語1班參加了各類比賽,先後獲得院級及總裝級教學比賽一等獎、二等獎及“教學先進個人”等榮譽;指導學生參加2008年底舉辦的院第一屆研究生PRESENTATION大賽,囊括了一、二等獎。筆者後來又在本科英語聽說課上部分借鑒案例教學法,效果良好。2010年,筆者輔導學生參加“外研社杯”及全軍“八一杯”演講比賽,獲優秀獎及三等獎。
六年來的實踐讓筆者有著切身體會:(1)案例教學法呼喚學習型教師。要求教師具備包括語言能力在內的良好的綜合素質,因為該教學法求變求新。(2)案例教學法給學生帶來的最大收益是練習語言的同時拓展了英語思維,逐漸擺脫口水英語,使語用能力大大提高。(3)案例教學法強化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這種意識對學生今後的工作和學術進步意義重大。
5 結束語
長期以來,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一直處於邊緣化狀態,無論是投入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還是產生的“眼球經濟”,都無法和大學英語相比。對於同時承擔研究生英語和大學英語教學任務的筆者來說,感觸尤深。但幾年來的案例教學法實踐給了筆者很大信心:外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教學問題,還應該兼顧學生的需要和時代變化,還應該在鼓勵學生練習語言的同時提醒他們養成文化習得意識,並有意識地鍛煉合作及項目統籌能力。
參考文獻
陳慶、趙誌梅,案例教學法在法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3):65—66.
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H],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劉新榮等,研究生公共英語提高語用能力的教學原則[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1(1):34—37.
莫誌宏、劉業進,經濟學中的案例教學與類比推理[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0(6):112—114.
王海嘯,體驗是外語學習的教學原則——從理論到實踐[J],中國外語,2010(1):53—60.
餘樟亞,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實踐研究與啟示[J],外語界,2011(5):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