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無暇顧及子女的健康成長。他們是中國經過緩慢發展後,首先致富者。當體製突然轉變,當商機撲麵而來時,如何持家創業,沒有現成的經驗教訓可參照,其中如何對待子女的教育問題也是茫然無知。他們勤於工作,忙於應酬,顧不上子女。往往在子女要錢時,抑或子女出了較為嚴重的問題時,才會擠出時間過問。對子女關心很被動,較滯後。
2.來不及提升與物質富裕相匹配的文化精神素養。不少家長,普遍的文化素質不高,他們當時憑膽識、憑機智和運氣富了起來,但他們過去沒讀多少書,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現在富裕起來,如何麵對發家創業的提升,缺乏底氣,一時也沒有時間靜下來“充電”,所以,對待子女的教育問題,就無計可施,不知所措。
3.過去受苦較多,不願再讓子女吃苦。有一些家長,由於自己是從“窮”走出來的,不願孩子再過自己過去的生活,在這種潛在補償心理的作用下,就會出現慫恿自己後代極度享樂的行為。甚至這些家長自己,也有一種補償心理,認為自己過去很苦,現在富裕起來,應該多享受了。於是,貪圖享受的言行影響了下一代。
4.金錢來得太容易,花錢如流水。先富者中,的確有靠合法誠實勞動、合法經營所致,但更有以下三種:有些是機會好,一時賺了錢,如自己的房屋土地所在地後來變為繁華商業區,因而被征用或出租等;有的是權錢交易,富了起來;有的是權力或職業壟斷使自己富了起來。如有的鄉鎮幹部,從農民手中低價征用土地,然後轉讓給房地產開發者,收取好處費,卻以鄉政府的名義做事,冠冕堂皇、名正言順;有的是企業改製,國有財產流失,鼓了某些人腰包。這些人富裕起來以後,感覺錢從天降,不加珍惜,“花錢如水”、“花天酒地”容易在他們身上出現,對子女在生活上的要求也可想而知了。
還有隨之而來的就是有些富裕起來的人,要包養情人或造成夫妻離婚,這給子女的成長也帶來不幸。
二、“富二代”問題的特征分析
那麼,這些先富起來人的子女(“富二代”),他們一般有哪些明顯的共同特征呢?有人把它歸納為:炫富、嬌氣、浪費、自私。具體地說有:
1.出手闊綽,有優越感。由於家境較好,“富二代”們平時吃、穿、用,都非常講究。我班的小張,剛來學校時,全身名牌,手機是剛從日本買的,僅背包就值幾千塊。每月的零花錢相當於其他學生一學期的開支。
2.獨立性差,缺乏自控力。大多數“富二代”生活自理能力、獨立性都比較差。家裏常常雇傭幾個保姆圍著他們轉,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由於嬌慣,他們的自控能力很差,容易衝動,做事往往不考慮後果。
3.理想缺失,學業較差。一般來說,“富二代”缺乏上進心和吃苦耐勞的品質。他們長期生活在舒適的環境裏,對學習、生活沒有高遠的目標,在學校一般就是“混”,學習成績在班級居下遊。
4.遊離群體,自成圈子。“富二代”們有自己生活的小圈子。由於自負和獨立能力較差,在班裏的“人緣”一般不是太好,和絕大多數學同學關係疏遠。
5.自負張揚,愛耍手腕。受父母親及其周圍人的影響,講話口氣大,容易誇張,似乎自己能呼風喚雨。辦事雖有講義氣的方麵,但一般情況下難講誠信,為了達到目的,喜歡采用潛規則。如對同學喜歡施小恩小惠、有時要搬弄是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