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溫馨瑣事和懵懂校園(上)(2 / 2)

我相信每個人的青春都有其獨特的印記,如布滿時光剪影的郵票,如熱情相伴的籃球足球,如滿載情誼的明信片,如深夜中照亮題集的台燈,如……

如我那經過全國各地車水馬龍的……藏書。

慵懶的躺在床上,用手機看完了網絡文學裏的文青貓膩的作品《將夜》的更新,第九十五章鬆煙洗新甕,滿心愉悅,卻又有點不過癮,看連載小說有個弊病,你經常會被作者那“未完待續”的調戲弄得欲罷不能。特別是情節發展到高潮時,那種“哢嚓”沒了的感覺當真讓人有種觀看世界杯,球員就要射門的時候突然停電的鬱悶感。於是,趕緊爬起來,從書架上拿了本《將夜》的實體書第一冊,去回顧那個“砍柴”少年寧缺從渭城出來到初入書院求學的爛漫歲月。

待讀到書院裏的燕國教習用霸道的拳頭講,什麼叫做禮,什麼叫做規矩的逗趣情節時,爸媽剛好一同回到家中。

我聽到開門聲的同時,走出了房間。

“阿華,是不是等餓了,媽媽馬上就去做飯,吃了點水果沒?”

“吃過了,沒事,我不怎麼餓。”

“恩,再等會,媽今天早上就把雞肉燉好了,熱一熱就能吃,再炒兩份菜,我們就吃飯,你先去把碗筷準備好。”老媽舉了舉手中的兩袋食材說。

我“恩”了一聲就去將碗筷洗好擺放在桌子上。然後坐在沙發上和老爸一起看電視等待飯好。我的老爸和我一樣是一個較為沉默的人,由於年齡的隔閡,我和老爸在家經常說不了幾句話,他很少過問我的情況,有時候,在家裏隻有我和老爸在的時候,氣氛就會變得很沉悶尷尬,似乎提出一個讓兩個人都感興趣的話題都是件困難的事情,於是我就隻能會回到房間看書,所以別人家的那種父子打成一片的情況在我們家是看不到的。更為深入的分析,這或許是因為,我和老爸,骨子裏都有一種自我封閉的本能,在家這種可以完全放鬆自己的港灣,都會暴露出自己的本性。老爸在家大多是沉默嚴肅的模樣,可在外,老爸卻完全像是變了一個人,他的交友很廣,交際活動也非常頻繁,所以很多晚上老爸都是酒醉回家,十八歲的我,很不喜歡父親喝醉的樣子,總以為他那是不愛惜身體的表現,可後來才明白,那每一次酒醉的背後被父親所隱藏的東西……

至於我的母親,後麵將會有一篇專門講述她,因為她是我生命中最為珍貴的存在,沒有之一!

電視裏的新聞報道和廚房裏菜油翻騰的聲響混在一起,讓我們家這個三個人居住的房子和別人家一樣有種溫馨安寧的味道,雖然我們一天裏見麵的時間很短,但畢竟血脈裏的那點東西永遠依存。

這就是家,一個無論你在外麵受到多少打擊,麵臨多少煩惱,忍耐多少斥責,隱藏了多少自卑,回到家,撣去沾染的塵土,你將獲得充滿能量的全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