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恒吾學,難承其遠(2 / 3)

在組織的許多決策模式中,決定什麼可以做或不可以做,也常常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如果你無法掌握環境帶給我們的契機和推行組織變革的話,很可能是因為它們與我們心中隱藏的、強有力的、傳統的心智模式是相抵觸的。

用鏡子反複照自己,更重要的是上下左右反省自己的內心,這是心智模式修煉的起步。借此,我們學習發掘內心世界的圖象,使這些圖象浮上表麵,並嚴加審視。

在我們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人與人的溝通尤為重要,很多時候在工作的進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值得我們去反思。心智模式根深蒂固的力量會把很多傑出的係統思考智慧淹沒,我們在工作中往往都會下意識地應用自己多年來早已形成的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想問題,但是很少有人會去探究它的負麵阻礙作用,因此,團隊成員間的良好溝通便在這時發揮了作用,當不同的人從各自不同的思考角度出發暢所欲言地講出對同一個問題看法,並進行討論分析時,就避免了某些問題禁錮在過時的習慣做法上,擴展了我們的思路,並促使我們推動了心智模式的修煉和實踐,讓心智模式浮出水麵,並對它進行檢查和挑戰,進而改善它。總之,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都應該首先檢討自己,使自己心智模式即時修煉,既照亮自己又照亮別人。

建立共同願景

共同願景是經過人們交流切磋、深度交流磨合而成,是具體的能夠激發所有成員為之奉獻的願望和遠景。它既是學習追求的願景,又反映個人的願望,對學習型組織是至關重要的。共同願景要建立一個高遠的目標,一種激發新的思考和行為方式,一種培養組織和個人承擔風險、開拓創新、大膽試驗的精神,其目的是超越平庸。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共同願景,就沒有學習型組織。

任何一個領導的理念,如果一直能在組織中鼓舞人心,那就是擁有一種能夠凝聚、並堅持實現共同的願景的能力。一個缺少全體成員衷心擁戴的目標、價值觀與使命的組織,必定難成大器。

有了衷心渴望實現的目標,大家就會努力學習、追求卓越,不是因為他們被要求這樣做,而是因為內心想要如此。但是許多領導者從未嚐試將個人的願景,轉化為能夠鼓舞組織的共同願景。組織所缺少的,是將個人的願景整合為共同願景的修煉—這裏指的不是一本按步執行的手冊,而是一套引導學習的原則。

“共同願景”不是一個想法,它是在人們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剛開始時可能隻是被一個想法所激發,然而一旦發展成感召一群人的力量時,就不再是個抽象的東西,人們開始把它看成是具體存在的。如果你我隻是在心中個別持有相同的願景,但彼此卻不曾真誠地分享過對方的願景,這並不算共同願景。當人們真正共有願景時,這個共同的願望會緊緊將他們結合起來。個人願景的力量源自一個人對願景的深度關切,而共同願景的力量是源自共同的關切。

在公司內部,共同願景會改變大家與公司的關係,會帶來共同的認同感,清晰明確的目標也會很自然地給大家帶來勇氣,這種勇氣的分量與作用是巨大的,它激勵我們在工作中敢於承擔責任,勇於探索和實驗。

《第五項修煉》的確是本好書,好書不厭百回看,所以還需要認真地、時常地看和想,真真正正達到修煉的目的。

團體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