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年,靈通用戶達到800萬戶。
“006年,靈通的全球用戶估計會突破一億,但……”,隋安停了一會後,接著道:“但接下來的幾年,靈通將會盛極轉衰,而終結靈通的就是G技術的出現!”
“你的這些,我都知道,沒什麼新意!”,黎一男可是技術大牛,他很明白靈通的弱點。
靈通最大的問題就是,它不能離開固定電話的信號範圍,不像手機那樣能隨身攜帶,去到哪裏,隻要有信號就可以通話。
隋安笑了笑,道:“那你知不知道,當初靈通開始建設時,浙省餘杭的電訊局局長許新福第一個找的是閻總!”
“……”,黎一男楞了一下,道:“這個不知道!”
1996年時,由於華威已向國內外運營商提供一些GS設備,因此華夏電訊才會找上華威,希望華威能在靈通上有所作為。
甚至為了華威拿出成熟的產品,華夏電訊還將靈通正式商用的時間推遲到了1998年。
但來自米國矽穀的U斯康達公司,卻是搶先一步推出了成熟的PHS技術,一舉拿下華夏電訊的靈通合約。
這讓慢了一步的閻正飛耿耿於懷,因為在000年以前,也花巨資投入研究PHS技術,想從U斯康達公司當中搶回靈通的市場。
“原來如此!”,黎一男這才明白閻正飛對於靈通的魔怔來源於哪裏。
隋安道:“靈通最早起源於浙省,而閻總祖籍恰好在浙省,在自家的地盤上讓外國公司耀武揚威的,閻總可咽不下這口氣,所在鉚勁要在G上做出屬於華夏的技術標準來!”
黎一男自然知道目前全球G技術的最新發展情況。
1985年,米國的高同公司利用米國軍方解禁的“展布頻譜技術”開發出一個被名為“DA”的新通訊技術,就是這個DA技術直接導致了G的誕生。
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模擬製式手機(1G)隻能進行語音通話。
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GS、DA等數字製式手機(G)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收電子郵件或網頁。
而目前,國際電信聯盟正在擬定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也就是G,其中歐洲DA、美國DA000已經是板上釘釘要成為標準之一。
而華夏提交的D-SDA如果能正式成為國際標準,將極大地增強華夏電信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而華夏國內研發D-SDA的機構,除了華夏移通、華威之外,還有一些像大唐、華興這些科技企業,也有像摩拉、諾基等國外廠商。
“投資研發D-SDA,不單是閻總一個人的堅持,也不是因為技術的問題,其中牽涉的層麵很廣也很複雜,但這個事做成了,對華威,對國家都是有利的事,這一點,黎總,或許沒有考慮到!”
隋安的話得很直接,直指黎一男隻看技術而不算政治、經濟賬,有一葉障目之嫌!
黎一男沉默了,他確實看得出將D-SDA轉化為國際電信標準的好處,但他卻想著那是國家才能考慮的事,而不是目前技術實力不足的華威所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