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廟太小(1 / 2)

華威從鵬城一家初始資本隻有萬元的企業,到006年營收規模接近450億元,華威是如何做到的?

華威創始人閻正飛在公司內部總結時,過這一是得益於國家政治大環境和鵬城經濟環境的改變,如果沒有寬鬆的改革創新環境,就沒有華威的發展。二是華威堅定不移隻對準通信領域這個“城牆口”衝鋒。三是華威堅定不移持續變革。

在005年,華為在研發上的人員投入,已達三千人,資金投入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0億。

華威在G技術的研發上,也投入了近百人的隊伍,資金也是將近七八億元,可是目前仍沒見到曙光。

不過閻正飛力排眾議,仍舊堅持不斷投入資源,加快D-SDA的研發。

隋安之所以會將手機零售所得的淨利大部分都投入到智能手機VPHNE的研發當中,也是深受華威在技術研發上巨資投入的影響。

“黎總,與其呆在華威虛渡光陰,不如跟我一戰智能手機市場!”,隋安斬釘截鐵地道。

黎一男沉默良久後,才緩緩道:“我在華威,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不見得吧!”,隋安嘴角微翹,道:“你離開華威的六年多的時間裏,華威沒有停下前進的車輪,現在的華威,不是你當初的華威了!”

“而且,你創立的港灣網絡,所做的一切,不過是華威的翻版,再怎麼成功,也脫不開華威的影響!”

“而智能手機不同,華威也剛開始搞,我也剛開始搞,如果你能在我這獲得成功,明你黎一男還是以前的黎一男,而不是華威的黎副總裁!”

“嗬……”,黎一男似笑非笑地看著隋安,“你得很好聽,但你的華訊太,到無法承載我這個大神!”

隋安不以為忤地笑道:“廟確實了,但未必容不下你這尊大佛,你想要什麼待遇,盡管提!”

黎一男正色道:“我在華為一年的工資一千萬,還有1%股份的分紅,一年收入接近兩千萬。”

“嗯……”,隋安思考了一會,咬咬牙道:“這個待遇,華訊一樣給得起!”

“你聽我完!”,黎一男道:“我考慮的不是工資,而是平台,華訊比起華威來,能做出成績的平台太了!”

“我知道!”,隋安點頭承認道:“華威我不敢比,華威快有二十年的發展了,在國內通信領域上,華威可是巨頭企業,但我也不是以華威為目標來追趕的,我做的是移動通信!”

“確認地,是移動通信消費電子產品!”,隋安很明白自己與一些巨頭企業的差距實在是壤之別。

像電商,有淘寶網和京棟商城;社交平台,有騰信;通信,有華威;電子產品,有康加、L等正在攪動國內外風去的巨頭企業,還有國外一些知名大企業。

雖然手機行業也有極高的進入門檻,但對比其他資產密集、人才密集型企業來,卻還是相對容易進入的。

尤其是麵臨著G時代的智能手機爆發性增長的趨勢,這給了隋安一個後發製人的機會。

但易行難,要搶下智能手機的一塊蛋糕也是不容易的。

隋安憑著努力和運氣,終於在手機零售市場上賺得了一些啟動資金,他明白,後續投入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