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品牌廣告打入賀歲電影(1 / 1)

娛樂觀察

國內植入式廣告市場的規模依舊保持高速發展,國內植入式廣告市場潛力巨大。單是賀歲檔,珠寶品牌IDo就與2部影片有合作。

“我們選擇植入式廣告一般是看三點,一是契合度,也就是影片本身的價值觀、情感觀與我們的品牌內涵契合度有多高;二是產品植入線的深度,也就是我們的產品露LOGO、店麵還是貫穿故事情節中,植入越深入越好;三是票房高低。若三者都很完美,那就是最好的。”珠寶品牌IDo創始人李厚霖表示。

不過,企業這種完美的需求則是可遇不可求的,畢竟,票房好、質量好、植入的廣告融合恰到好處的影片本就不多,但好也未必能夠達到植入式廣告的企業訴求。

賀歲大片《一步之遙》的服裝提供也是一家知名的服裝品牌,但因該片與預期票房甚遠,該服裝品牌的宣傳更多是在時尚等媒體呈現。

有趣的是,近日由坊間評出的所謂“十大爛片”中,上榜影片口碑雖都不佳,但票房均高。其中幾部影片的植入式廣告也被網友評為“成功案例”。比如植入的品牌華為、毛裏求斯旅遊局等,多被視為與情節融合恰到好處,整體較為順暢;品牌企業更為一些“粉絲”視為最值得看的點,因為“看奢侈品也是一種享受”。

因此在圈內人士看來,影片綜合評估能夠達到6分,就是植入式廣告企業較好的一種狀態,如此,植入式廣告投資與後期營銷以1:1的比例,同樣可獲得一定成效。“在線上線下的營銷做得好的話,對企業品牌與產品的銷售還是有益的。”李厚霖認為。

企業營銷“賀歲檔”

對於李厚霖而言,影片票房的期待可以相對弱點,但契合度與深入合作程度很重要,“相對於電視劇受眾群體,電影觀眾是我們最為精準的目標消費群體,因為75%的電影觀眾是情侶。”

此次,恒信在與兩部影片開始宣傳時,同時也在自己的渠道進行宣傳,不僅在院線與全媒體平台有投放,還包括400家門店。

與企業而言,這個檔期是企業品牌推廣與產品銷售都可達到一定預期的階段,尤其是銷量。電影賀歲檔整個跨度也是消費型產品的銷售旺季。

以珠寶產業為例,盡管黃金銷售同比跌三成銷量也無法與往年相比,但鑽石的銷售還算平穩。而每年11月末12月初,就有數部國產電影殺入賀歲檔,進行最後的火拚,今年整個賀歲檔就有50部影片上映。

植入式廣告同樣也紮堆,根據公開的資料梳理後發現,僅在13部影片中,植入式廣告的企業就有近20個。與以往分攤投資成本略有不同的是,作為受益方,植入式廣告的企業同樣也有與影片“同呼吸共命運”的責任。

而這種打法在以往的幾部好萊塢影片中也曾出現,比如,植入式廣告的企業會以影片為點,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渠道投放廣告。背後原因很簡單,從11月底開始,節假日不斷,聖誕節、元旦、春節、元宵節,這對於消費品而言也是每年的“熱季”,電影在分剪宣傳片時,就已將企業的版本剪輯好,而企業在自己渠道做品牌營銷時,本身也在推廣電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