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皮下修剪術與抽吸術治療腋臭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2 / 3)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文獻的納入標準及語種:國內外無論正式發表與否關於皮下抽吸、修剪兩種手術治療腋臭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語種限製為中英文。

1.2.2 排除標準:文章重複發表;文章未提供Meta分析所需數據;手術采取修剪術及抽吸術以外的治療方法;非隨機對照試驗。

1.2.3 結局指標:治愈率、總有效率、複發率、並發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

1.3 文獻篩選試驗和質量評價

逐篇閱讀檢索獲取文獻的題目和摘要,剔除明顯不符合本研究納入標準的文獻,合並重複和一稿多投文獻。然後查找初篩擬納入的文獻,逐篇閱讀原文,根據本研究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確定。納入文獻由兩位評價員獨立選擇試驗、提取資料,並交叉核對,意見不一致時通過討論或谘詢專家解決。對RCT的質量評價標準采用Jadad評分標準[6],即:①隨機方法:根據入院或就診的先後順序編碼,采用隨機數字表或計算機統計軟件產生隨機序列分組;②是否采用雙盲對照;③失訪及其處理:是否全程隨訪,是否報道失訪人數,失訪人數是否在10%以內,是否采用了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

1.4 資料提取與分析

兩位評價員分別獨立完成文獻的數據表格收集整理工作。閱讀全文後進行資料提取的內容包括:①文獻發表年限、題目及作者;②研究對象:納入對象年齡、各組試驗人數和基線可比情況;③幹預措施:研究設計類型、手術的方法;④研究結局:反映手術治療療效及安全性的各結局指標;⑤方法學研究質量:各項偏倚風險評價結果。如在數據提取過程中有爭議之處,經討論或在第三研究者協助解決下取得一致。對所有收集的資料,采用Cochrane 協作網RevMan5.0軟件進行Meta分析。本研究納入評價指標均為計數資料,采用比值比(OR)為療效分析統計量;各效應量均以95%可信區間(CI)表示,P

0.10, I2≤5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 Meta 分析;若同質性不好(P≤0.10,I2>50%),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 Meta 分析。若組間異質性過大難以合並時,則隻對其進行描述性的定性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檢驗結果的穩定性,必要時漏鬥圖分析(funnel plot analysis)觀察是否存在發表偏倚。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  最終共檢索到關於皮下抽吸術、皮下修剪術治療腋臭的中文文獻7篇RCT[1-4,7-9],英文0篇,共557個研究對象,其中一篇RCT[2]以每側腋窩為研究單位,修剪組292(47側+245例),抽吸組265(50側+215例)。  2.2 方法學質量評價  2.3 納入研究基本情況  2.4 分析結果  2.4.1治愈率比較:6個研究[2-4,7-9]報道皮下修剪術與抽吸術治愈率的比較,各研究間有統計學異質性(P  2.4.2 總有效率比較:該組有7個研究[1-4,7-9]報道皮下修剪術與抽吸術總有效率的比較,各研究間有統計學異質性(P>0.1,I2=45%),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式進行Meta分析,分析結果為[OR=3.76,95%CI(1.94,7.29),合並效應量檢驗(P  2.4.3 複發率比較:該組有2個研究[1,8]報道皮下修剪術與抽吸術複發率的比較,各研究間無統計學異質性(P>0.1,I2=0%),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式進行Meta分析,分析結果為[OR=0.23,95%CI(0.09,0.54,合並效應量檢驗(P  2.4.4 並發症比較:有7個研究[1-4,7-9]報道皮下修剪術與抽吸術並發症的比較,各研究間無統計學異質性(P>0.1,I2=43%),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式進行Meta分析,分析結果為[OR=6.65,95%CI(3.43,12.93,合並效應量檢驗(P  2.4.5 手術時間比較:兩個研究報道皮下修剪術與抽吸術兩種術式手術時間的比較,因文獻間異質性大(I2=100%),因此,隻行描述性分析;兩篇文獻報道的手術時間修剪組均較抽吸組時間長,陳德監報道[8]修剪組手術時間為(110.71±8.21)min,抽吸組為(88.75±8.27)min,朱力報道[4]修剪組手術時間為(119.3±5.6)min,抽吸組為(44.3±3.8)min,經t檢驗均有統計學意義(P  2.4.6 術中出血量比較:一個研究[8]報道出血量的比較,修剪術平均出血量為(15.2±2.43)ml,抽吸術平均出血量為(10.1±1.21)ml,經t檢驗有統計學意義,結果顯示修剪術術中出血量較抽吸術多。  2.5 敏感性分析  采用逐一剔除Meta分析中權重最大的試驗後再重新統計的方法,對Meta分析結果進行敏感性分析,經剔除前後對比分析結果並無顯著性差異。  2.6 發表偏倚分析  因納入文獻偏少,未能進一步行漏鬥圖分析觀察是否存在發表偏倚。  3 討論  本研究納入的7個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均有明確的納入和排除標準,共包括共557個研究對象。總共評價了治愈率、總有效率、複發率、並發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指標。納入研究均提及隨機分組,未使用盲法,1個研究[1]報道了失訪,未行ITT分析,餘納入研究均無失訪,文獻質量評價中等。納入研究存在選擇性偏倚、實施偏倚和測量偏倚為中度可能性。但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評價指標中總有效率、複發率、並發症報道的文獻間異質性低,筆者進一步對這些合並數據采取敏感性分析發現治愈率、總有效率、複發率及並發症結果變化不大,其結論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Meta分析結果顯示皮下修剪術治愈率、有效率均較抽吸術高(OR=4.22,P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①納入所有研究雖文中均提及隨機分組,但未給出具體隨機分配方法,均未提及盲法、分配隱藏及意向性分析,文獻質量評價偏低;②納入的7個研究中腋臭診斷評級及療效判斷的尚無完全統一標準,兩篇研究[1,8]采用Young-Jin Park方法[10]分級,兩篇[2-3]采用IL Hwan Kim[16],兩篇[7,9]采用金承龍方法[17],另外一篇[4]未提及腋臭具體分級;③隨訪的時間無法做到統一。由於對外科手術研究而言,尚未能對醫務人員及患者實施盲法,現國內外腋臭診斷評級標準及療效判斷標準各有不同,而腋臭患者氣味容易受到季節性的影響,不同季節作出的診斷或隨訪都可能得到不同的結果。這就使得各研究間存在不同程度的臨床異質性,在有不同結論的新研究發表時可能會改變此結果。如今後能納入更多以統一評級及療效判斷標準、足夠長的隨訪期、臨床異質性低、高質量的RCT,則結論更加可靠。  4 結論  本係統評價采用完善檢索策略及Cochrane評價係統軟件對目前發表關於皮下修剪術與抽吸術治療腋臭的數據進行Meta分析,現有的論據表明皮下修剪術較抽吸術治療腋臭為一種有效的方法,而皮下抽吸術較修剪術有其並發症低、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的優點。由於文獻質量普遍不高,納入樣本量偏少,今後,尚需進一步開展設計良好、方法學質量更高的隨機對照試驗。  [參考文獻]  [1]張兆鋒,沈華,錢鋆,等.兩種手術方法治療腋臭療效評估[J].中國美容醫學,2007,16(8):1058-1060.  [2]蘇曉光,李清懷,趙雪蓮,等.三種小切口術式治療腋臭的療效及並發症對比研究[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2013,19(3):168-170.  [3]張建卓,於麗.兩種微創術式治療腋臭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6):62-64.  [4]朱力,畢洪森,李比,等.微創單純抽吸術與皮下組織剝離剪除術治療腋臭的臨床效果對比[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2014,20(3):203-205.  [5]湯依晨,徐曉雲.兩種手術方法治療腋臭的複發率比較[J].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誌,2001,12(2):91.  [6]Jadad AR,Moore RA,Carroll D,et al.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is blinding necessary[J] ?Control Clin Trials,1996,17(1):1-12.  [7]林遐,展望,汪濤.微創根治腋臭的兩種術式臨床評估[J].中國現代醫學雜誌,2012,22(7):91-93.  [8]陳德監,沈幹,李昌,等.微創脂肪負壓抽吸加皮下修剪術治療腋臭23例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2):2140-2142.  [9]楊長東,王斌.TRIZ理論比較兩種腋臭手術治療方案的臨床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2,15:57-58.  [10]Park YJ,Shin MS.What is the best method for treating osmidrosis[J].Ann Plast Surg,2001,47(3):303-309.  [11]Ding Z,Zheng J. A 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sub-dermal trimming techniq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xillary osmidrosis[J].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2013,66(11):1569-1574.  [12]Perng CK,Yeh FL,Ma H,et al. Is the treatment of axillary osmidrosis with liposuction better than open surgery[J]? Plast Reconstr Surg,2004,114(1):93-97.  [13]Qian JG,Wang XJ. Effectiveness and complications of subdermal excision of apocrine glands in 206 cases with axillary osmidrosis[J].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2010,63(6):1003-1007.  [14]張克勤,魏明.腋窩順皮紋平行切口治療腋臭並發症的防治[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誌,2013,24(6):369-370.  [15]Bechara FG,Sand M,Hoffmann K. Tumescent liposuction with dermal curettage for treatment of axillary osmidrosis and hyperhidrosis[J]. Dermatol Surg,2007,33(1):125.  [16]Kim IH,Seo SL,Oh CH.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axillary osmidrosis:combined operation with CO2 laser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remover[J].Dermatol Surg,1999,25(11):875-879.  [17]金承龍,金哲虎,金春玉,等.小切口皮下修剪術結合皮瓣原位縫吊加壓治療腋臭32例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0,31(7):910-911.  [收稿日期]2014-11-16 [修回日期]2015-01-29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