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和寶寶一起成長(2)(2 / 3)

3.教育性孩子可以從玩具中學到一些東西,如顏色、數字、方位、文字等。

4.多樣性玩具的功能不止一種,具有變化性,能夠靈活改變,將會刺激孩子的潛能發展。

5.創造性孩子可以從玩具中啟發創意,如七巧板、積木、組合玩具等均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6.興趣性玩具的顏色和造型追隨潮流、新奇等都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三、嬰幼兒的五官保健

孩子的五官不但是身體最重要的器官,也是孩子漂亮與否的關鍵。重視孩子的五官保健,從嬰幼兒做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眼睛的保健家長要注意,不能讓幼兒長時間看某樣物品,尤其是2周歲以內的嬰幼兒,不能看電視。發現孩子眼睛有異常症狀時,應及時去醫院,切忌濫用眼藥水。嬰幼兒應有專用的毛巾和臉盆,並且用流水洗臉更好,可以預防感染眼部疾病。發現嬰幼兒有故意“對眼”的行為要立即阻止。平時注意不要讓幼兒接觸尖銳有傷害的玩具,避免眼外傷。幼兒應開始學習做視力保健操。

2.鼻的保健厭食或偏食的幼兒應及時治療,多給其進食蔬菜或水果,以防止鼻出血。不能讓幼兒得到可以塞入鼻孔的小東西,避免物品意外損傷鼻、臉或嵌入鼻內。切勿用手指挖小兒鼻孔,以防感染。幼兒學步、學跑易跌傷鼻子,要及時治療。

3.耳的保健氣候變化的時節必須預防感冒,慎用耳毒性抗生素,如慶大黴素、鏈黴素等,以免引起藥物中毒性耳聾。小兒睡覺側臥時,要當心不能使耳廓(耳郭)扭卷受壓。洗澡時注意不要讓水流入耳道內,以免引起炎症。

家長最好不要給嬰幼兒挖耳垢,少量耳垢可保護耳膜,如果發現幼兒耳垢過多,應去醫院取出為妥。

4.喉的保健多呼吸新鮮空氣,預防和及時治療咽炎、扁桃體炎,避免高熱。嬰幼兒的聲帶等發音器官嬌嫩,保護不好極易發病。為此,幼兒吵鬧時要及時製止,家長不能引誘孩子狂呼亂叫,要教育幼兒不任性哭鬧,以免聲帶充血、腫脹、發炎,甚至聲帶肥厚或發生聲帶小結樣病變。女孩尤其更應多注意保護聲帶。

5.口腔的保健注意防止嬰幼兒摔倒跌傷口唇或牙齒。幼兒經常含咬物品,睡覺時張口呼吸,這易引起上唇翹起、下頜骨下垂、牙齒排列不齊、錯等特殊麵容,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去醫院治療。幼兒牙齒長齊時,應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以預防齲齒。

四、如何訓練嬰幼兒的雙手

訓練小寶寶的雙手可以提高智力,促進發育,其訓練方法如下。

1.嬰兒1~2個月時,大人可用手指或帶柄的玩具去觸動其手掌,促使其抓握,每天可做4~5次。

2.嬰兒3~4個月時,可用色彩鮮豔的玩具,去逗他抓、握,這樣可以訓練寶寶手眼的協調能力。

3.嬰兒5~6個月,可讓寶寶做精細動作,如按摩孩子的指尖,並讓寶寶自由地玩卡片、翻書等。

4.嬰兒7~8個月時,可教孩子用拇指、食指、中指對捏物體,如從桌上揀葡萄幹等,並教孩子用每個手指單獨屈伸、彈動。

5.嬰兒9~10個月時,可教孩子拍手、招手、翹拇指,並和他說話。

6.孩子1周歲以後,可教孩子穿衣服、係紐扣、係鞋帶、使用湯匙和收拾玩具。

五、如何對待“左撇子”

生活中我們看到,有人右手用得多,左手用得少,稱為右利手;有人左手用得多,右手用得少,稱為左利手;左右手用得差不多,稱為均利手。左利手俗稱“左撇子”。許多父母總是不由自主地對孩子的“左撇子”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包括某些擔憂,有的甚至強行糾正孩子的左撇子習慣。難道左撇子真的那麼可怕嗎?

全球人口中10%左右是左撇子,這就是說每10個人中就有1個人習慣於做事以左手為主。一項統計還證實,在100年前,人群中左撇子的比例為7%,這意味著現在左撇子的比例在增加!所以,不要使左撇子孩子產生一種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怪物”之感,誘發自卑或自慚,嚴重影響心理健康,而應讓孩子明白:左撇子並非低人一等,相反,左撇子的人一般比較聰明。

人的大腦左半球支配右半身的活動,具有處理語言、進行抽象思維、邏輯推理、數字運算及分析等功能;右半球支配左半身的活動,是處理總體形象、空間概念、鑒別幾何圖形、識別記憶音樂旋律和進行模仿的中樞。一般情況下,左腦抽象思維功能較發達,右腦形象思維功能較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