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激勵高職學生自覺學習的探賾索隱(1 / 3)

關於激勵高職學生自覺學習的探賾索隱

電化教育

作者:姚啟耀 張雯雯

摘 要 高職學生在校自覺學習需要教育者指點迷津,教育者要在研究管用的方法上下功夫。在高職教育管理中,“激勵”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方法。隻要集個體、社會、學校、家庭之力,並采取目標、榜樣、關懷、尊重等措施,一定能使自我更加完善。

關鍵詞 高職學生 學習 激勵 手段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學會讚美、激勵是學校人必備的素養之一。從社會心理學的動機理論來看,激勵主要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激發人的動機,使人產生一種內驅力,向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心理和行為過程。激勵在人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隻要人的需要存在,激勵的作用就存在。高職學生在校期間自覺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教師也有責任為學生指點迷津,為他們成長導航。這就要求教育者必須在研究管用的方法上下功夫。在高職教育教學中,“激勵”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好方法。

1激勵高職學生自覺學習的合力訴求

(1)學生能接受激勵。自覺學習是大學生學習的基本態度和基本方式,需要自發性和自律性,最終目的是要得到學生自悟。“先生不過引路人,巧妙全在自用心”。激勵學生自覺去學習,單靠某一方麵力是不行的,非要內外因結合,引起共鳴。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美國成功學創始人吉姆·羅恩說:“學校的教育可以幫助人謀得生計,而自我的教育則可以使人獲得成功。”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雞蛋是因得適當的溫度而變化為雞,但溫度不能使石頭變為雞,因為二者的根據是不同的。”這就是說教師的教必須通過學生自身內化活動來實現。高職學生首先應明確這樣一個重要觀念: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懈怠所決定的。今天的選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後的生活。現在是不是贏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三年後能否成為贏家。其次要足夠認識到學習職業教育的作用和自身的責任,通過外在的激勵,提高學習的興趣和進步的願望。再次要調整好心態。麵對現實,擁有坦然,即來之則安之。接受高等職業教育,同樣大有作為。最後要學會自我激勵。比如在一定時間、某一方麵取得了點滴進步或成功,都可以自我激勵,如做一件善事或買一件學習用品或加一次飽餐等犒勞自己,以勉勵自己,證明我能行,讀書的人最美麗。

(2)家庭能配合激勵。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應該是普天下每一個家庭共同的心願。中小學時學生多數是在家庭中度過的,而且又大都把家長看做一種天然的權威而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但孩子長大考取高等學校,遠離家庭父母,好像管不著。一些家長也自認為“由學校管,該歇口氣”。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鏈條上一個不可分割的環節。家長的供給,不僅是物質供給,而且也包括精神供給。家長仍然具有旁人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和管理權威。家長配合激勵,首先要足夠認識家庭育人的重要性,關注孩子閑暇時間回家的教育,時時提醒和規範孩子在學校的行為習慣,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全身心投入到專業學習中。其次要激勵孩子麵對職業教育。學生到高職院校後很快會發現與普通高等學校不同,便久而久之產生一些消極情緒,甚至放棄了學習的信心。家長要早發現、早教育,勉勵其麵對現實,自立、自強。羅曼·羅蘭說,“成功不是偶然,失敗不是命運。”高考沒有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與大學失之交臂,已成過去。但在高職院校,通過主觀努力,還可參加“專升本”等自學考試,同樣有機會再上一層樓。第三要經常同學校保持聯係。多多發現和賞識孩子在高校裏的學習和生活等方麵表現的亮點。要學會欣賞孩子,關注其在成長途中的點滴進步,並給予鼓勵,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自尊和價值,使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