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息化下的教學思考(2 / 2)

3整體設計,分步實施,反複循環,逐步深化

教學要提高課堂效果,必須優化設計。本人主張“整體設計,分步實施,反複循環,逐步深化”。即在教學中要充分研究大綱、教材,了解自己的學生,針對自己學生的狀況,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所學內容進行整體設計,在設計中要整個學期的課程一起設計,甚至是整個學年或者是整個高中階段,要敢於打破教材、大綱,根據學生狀況製定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計劃;然後分成小的目標加以實施,將計劃落到實處;目標之間相互聯係,又有重複,這種重複不是單一的重複教學內容,而是通過新的主題強化學過的知識技能;定期總結提高認識,深化教與學的過程。通過“整體設計,分步實施,反複循環,逐步深化”,課堂得到了優化,教學效果自然得到了提高。

4理論聯係實際,學做合一,在應用中提高

(1)教學中“以用帶學”“以用促學”。在教學中,許多教師采用的方法是:先理論,後實際;先抽象,後具體;先一般,後個別。致使學生一開始就受到一些抽象的概念的狂轟爛炸,把他們本來高昂的興趣嚇跑了,使他們感到信息技術這門課深不可測,從而產生畏學、厭學。如果教師以用入手,在教學中采用從實際到理論、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零碎到係統,這是否會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用好現有硬件和軟件資源。用好現有的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等硬件資源,將學習信息、目標、內容以及教師和學生的作品等放在網上,打破時間、空間上的限製,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在這種環境下,教師的作品對學生起引導、激勵作用;學生可以把它作為學習、展示自己才華的場所。

(3)要學以致用。學習的信息技術要加以應用,不但在本學科上用,而且要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有利於所學信息技術知識的內化。

5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評價

教學評價主要采取考查學生實際操作或評價學生作品的方式。評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如教師評分、同學之間不記名的互評、以及把作品放到網上讓學校的其他同學或更多的網上讀者來評價,要鼓勵學生創新。

參考文獻

[1] 宋成棟.現代教育技術全書

[2] 鄒菊梅,邱柯妮.多媒體教學軟件畫麵設計的幾個原則.中國電化教育,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