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附錄(1)(1 / 3)

孕期常用食療菜譜

緩解早孕反應

陳皮紅棗飲

原料:陳皮10克,紅棗5枚,生薑3克。

製作:陳皮、紅棗、生薑洗淨,加水適量,大火燒沸,小火煎20分鍾。每日一次飲服。

特點:補氣調中,開胃止嘔,主治脾胃虛弱型妊娠嘔吐。

洋參西瓜汁

原料:西洋參3克,西瓜汁50毫升。

製作:西洋參加水適量煎取汁,調入西瓜汁即可飲服。每日一次,連服5天。

特點:養胃生津,清熱解毒,利尿除煩。主治氣陰兩虛型妊娠嘔吐。

薑汁甘蔗露

原料:甘蔗1條,薑1片。

製作:

①甘蔗去皮,洗淨抹幹水,切成小條,放入榨汁機內榨出蔗汁1杯。

②薑刮去皮,洗淨抹幹水,磨成蓉,摣出薑汁半湯匙至1湯匙。

③蔗汁、薑汁同放人碗中燉半小時,燉熱便可飲用。

特點:益脾胃,香甜可口。

薑絲煎蛋

原料:雞蛋2隻,薑切絲約2湯匙,鹽少許。

製作:

①下油1湯匙,放下薑絲炒香鏟起。

②鍋燒熱,下油1湯匙,打散雞蛋放入,慢火煎至半凝固時,放薑絲,灑少許鹽,招摺半月形,煎至兩麵黃色鏟起上碟。

特點:益脾胃,散風寒,滋陰,養血。

雞薑湯

原料:光雞1隻(重約750克),老薑75克,酒1湯匙(最好用米酒)。

製作:

①薑刮去皮,洗淨切片拍鬆。

②把雞斬開,怕肥的可將雞皮撕去。

③鍋燒熱,下油1湯匙,下薑炒香。然後下雞炒透,加酒,鏟起放入鍋內,加入水4杯,用中火煲約1小時,除去湯麵的油,下鹽調味。

特點:此湯祛風滋補。薑有益脾胃、散風寒的功能。雞的功能溫中、益氣。

烏豆圓肉煲豬尾湯

原料:豬尾450克斬件(連帶豬尾骨),烏豆75克,圓肉(“龍眼肉”)1湯匙半,南棗8粒去核,薑2大片拍鬆。

製作:

①圓肉、南棗、薑洗淨。

②烏豆放入鍋中,不用下油,慢火炒至豆殼裂開,鏟起洗淨。

③豬尾放入滾水中,煮5分鍾,撈起洗淨。

④水8杯,放入煲內燙滾,放入全部用料煲滾,慢火煲3小時,下鹽調味。

特點:此湯有健脾、補腎、補腰、補心氣、補血的功效。烏豆功能養血、補腎陽、祛風利水;圓肉有補氣血、安心神的功用;南棗功能補脾和胃、生津;豬尾有補腰力、益骨髓的功效。

孕期補鐵食療

花生枸杞蛋

原料:雞蛋2個,花生100克,枸杞10克,大棗10枚,紅糖50克。

製作:先將花生仁、枸杞子煮熟,然後放入紅糖、大棗、雞蛋一起煮,一日1次,連服10~15天。

特點:滋陰,補血,益氣。

枸杞大棗粥

原料:大棗5枚,枸杞子10克,大米。

製作:將這三種原料一起熬成粥,每天3~4次,連服30天。

特點:滋陰,補血,益氣。

豬肝粥

原料:粳米100克,豬肝150克,花生油30克,鹽7克,味精,料酒、澱粉、蔥花各10克,薑末4克。

製作:

①粳米揀去雜物,淘洗幹淨;豬肝洗淨,切成約0.3厘米厚的長方薄片,裝入碗內,加澱粉、蔥花、薑末、料酒和少許鹽,攪拌均勻,備用。

②鍋置火上,放油燒至五六成熱,分散投入豬肝片,用筷子劃開,約1分鍾,至豬肝半熟,撈出控油。

③飯鍋注水燒開,倒入粳米,再開後改用小火熬煮約30分鍾,至米粒漲開時,下控過油的豬肝片,繼續用小火熬煮10~20分鍾,至米粒全部開花、肝片酥熟、湯汁變稠時,加味精和鹽調味即成。

特點:此粥含鐵豐富,是孕產婦補充鐵質的良好來源。

當歸生薑羊肉湯

原料:當歸、生薑各15克,羊肉250克,山藥30克。

製作:先將羊肉洗淨切塊,當歸用紗布包好,再將山藥,薑片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燉湯,燉好後放入調味品,飲湯食用。每周3~4次,連服30天。

首烏芝麻雞

原料:何首烏130克,黑芝麻50克,未下蛋的烏骨雞1隻。

製作:先將雞剖洗後,去頭足,將何首烏、黑芝麻置於雞胸內,用白棉線縫合,放入沙鍋內煲湯至雞爛即可食用。每日3次,連服3周。

阿膠瘦肉湯

原料:豬瘦肉100克,阿膠10克。

製作:先將豬肉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燉熟後加入阿膠燉化,調味後飲湯食肉。隔日1次,連服20天。

桂圓桑茸汁

原料:桂圓1份,桑茸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