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低血壓還是高血壓,都會對孕婦的健康,如睡眠產生不利影響。妊娠晚期一定要采取正確的睡眠姿勢,即左側臥位。
(7)精神壓力大:不少孕婦擔心胎兒的健康,有些孕婦會圍繞著分娩或胎兒做夢,影響睡眠的質量。由於體內各種激素的分泌及平衡發生了變化。懷孕的婦女在精神和心理上都比較敏感,相對地,對於壓力的耐受力會降低,通常情緒不太穩定,常會有憂鬱和失眠等症狀的發生。不要為夢而煩惱,夢到的事,並不能反映將要發生的事。
孕婦可以白天進行適當的鍛煉,睡前散散步、聽聽音樂,睡前洗個溫水澡,睡前喝一杯牛奶,對入睡會有幫助。保持良好的心境。切記不要濫用鎮靜藥和其他藥物,以免影響胎兒智力、體格發育。養成有規律的睡眠習慣,晚上在同一時間睡眠,早晨在同一時間起床。假如可能的話,午間睡上30~60分鍾,以彌補晚上失眠所造成的睡眠不足。
分娩的過程
從生產開始到胎兒、胎盤娩出的過程稱為分娩。臨床上把分娩的全過程分為3個產程:
第一產程:指從開始出現間歇5~6分鍾的規律宮縮到宮口開全,故又稱宮頸擴張期。初產婦的宮頸較緊,宮口擴張的速度較慢,第一產程需11~12小時。經產婦的宮頸較鬆,宮口擴張速度較快,經過6~8小時宮口即可開全。此期子宮收縮逐漸增強,產婦感覺宮縮時下腹部發硬、疼痛,有些產婦甚至感覺宮縮時疼痛較重。隨著產程的進展,胎頭不斷下降,在宮口近開全時,胎膜發生破裂,有羊水流出。
第二產程:指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又稱為胎兒娩出期。初產婦需1~2小時,經產婦通常僅需數分鍾即可完成。此期子宮收縮強度更強,由於胎頭進一步下降達陰道口,且胎頭壓迫直腸,產婦在宮縮時可不由自主地屏氣、用腹壓幫助胎兒娩出。待胎頭、胎肩娩出後,胎兒其餘部分即可迅速娩出。
第三產程:指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又稱為胎盤娩出期。此期需5~15分鍾。胎兒娩出後,產婦感覺輕鬆,宮縮暫停;但數分鍾後宮縮又重新開始,胎盤逐漸從宮壁上剝離下來而排出。
為預防產後出血,胎兒娩出後,即肌注或靜脈注射宮縮藥(催產素10~20U),胎盤娩出後,應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產道是否有裂傷,有問題及時處理。產後產婦在產房觀察2小時,然後送回病房。
剖宮產好還是自然分娩好
由於對分娩疼痛的恐懼,很多孕婦願意選擇剖宮產。甚至認為剖宮產能使胎兒頭部避免經產道分娩時的擠壓,不會損害胎兒智力,嬰兒會更聰明;還有的認為剖宮產後能保持體形美,產道不致發生太大改變等。
其實,剖宮產的弊端還是很多的。據統計,剖宮產的產婦死亡率比自然分娩要高出7~20倍;產後出血率也5倍於自然分娩;而且術後的一些諸如感染、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症、月經異常、痛經、盆腔粘連、不孕等近期或遠期並發症時有發生。至於產道方麵的改變,殊不知,正因為缺少了自然分娩的經曆,有的反會出現陰道肌肉萎縮,甚至發生陰道狹窄,日久影響正常的性生活。
剖宮產對新生兒也會帶來不利影響。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會使產婦血壓下降,進而減少子宮胎盤灌流而導致胎兒宮內缺氧。剖宮產的嬰兒因為沒有經過陰道的擠壓,肺內存有大量的水分,出生後易患濕肺、呼吸窘迫綜合征、肺透明膜、新生兒肺炎等。據臨床證實,剖宮產兒體內免疫因子含量均明顯低於陰道分娩產兒,其抵抗能力低下。
而自然分娩就不同了。從胎兒的角度講,胎兒在宮內有羊水的觸摸,自然分娩有陰道的摩擦,這樣使嬰兒不會發生感覺統合失調綜合征,而剖宮產的嬰兒沒有經過陰道的摩擦,極易發生感覺統合失調綜合征。
我們提倡自然分娩,但有剖宮產指征的時候,必須進行剖宮產手術盡快結束分娩,以保證母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