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孕媽媽和寶寶的10個月(6)(1 / 3)

懷孕後你就不像以前行動敏捷輕便了,遲緩和笨重一點很正常。由於孕激素的作用,你的手指、腳趾和全身關節韌帶變得鬆弛,特別容易疲勞。隨著子宮的增大,身體的重心發生了變化,突出的腹部使重心前移,為了保持平衡,你不得不挺起肚子走路。這時絕對不能再穿高跟鞋了,它不僅會使你的背部肌肉緊張程度加重而導致疼痛,而且還會步態不穩而摔跤。總之,保持正確的站姿、睡姿都很重要。

孕媽媽的體重在穩定增加,現在你可能比孕前重了5千克胎兒看起來已經很像一個微型寶寶了,身長大約20厘米,體重大約450克。骨骼等身體架構幾乎都發育完成,身體看上去已經很勻稱。由於皮下脂肪尚未產生,這時胎兒的皮膚是紅紅的,而且皺巴巴的,樣子像個小老頭。他的嘴唇、眉毛和眼睫毛清晰可見,視網膜也已形成,具備了微弱的視覺。

胎兒的胰腺及激素的分泌也正在穩定的發育過程中。此時胎兒牙胚也開始發育了,這是你沒有想到的吧?為此你要多補充些鈣質,為寶寶將來能長出一口好牙打下基礎。

這個階段孕媽媽的體重在穩定增加,每周增重250克左右。現在孕媽媽已經為了寶寶節製飲食好幾個月了,有的孕媽媽說:“我特別特別想喝冰冰涼的可樂!”

沒關係,偶爾可以稍稍地吃一點冰淇淋、茶。但一定還是要注意,少吃為妙。

你給寶寶講故事了嗎?他非常喜歡來自媽媽的親切的聲音胎兒大約已有500克,他的聽力更為敏感,一些大的噪聲胎兒也能聽到,比如吸塵器發出的聲音、裝修的電鑽聲,這些聲音都會使胎兒躁動不安。很多研究發現,胎兒更喜歡柔美的聲音。你可以選擇一些有趣的兒童名著,繪聲繪色地朗讀給他聽,最好是反複地講同樣的一個或幾個故事,也可以給他聽一些優美抒情的音樂。專家研究發現,經過這種訓練的寶寶,在出生後會對他熟悉的這些故事或音樂有明顯反應,使他從哭鬧之中很快平靜下來。

媽媽寶寶小貼士

左側位睡眠的好處

孕婦睡眠時的體位與母嬰健康的關係十分密切。妊娠期間,胎兒不斷生長發育,子宮逐漸增大,孕婦應根據孕月采取合適的睡眠姿勢。

孕婦宜采用側臥位睡眠,尤以左側位為好。

妊娠早期(1~3個月),不必過分強調睡眠姿勢,但應改變以往的不良睡姿,如趴著睡覺或摟抱一些東西睡覺等。可隨意采取舒適的體位,仰臥位、側臥位均可。

妊娠中期(4~7個月),要注意保護腹部,避免外力的直接作用。

如果孕婦羊水過多或雙胎妊娠,就要采取側臥位,以免壓迫。如果孕婦感覺下肢沉重,可采取仰臥位。下肢用鬆軟的枕頭稍抬高。如無不適,則臥姿可隨意。

妊娠晚期(8~10個月)的臥位尤為重要。宜采取左側臥位,此種臥位可糾正增大子宮的右旋,能減輕子宮對腹主動脈、臍帶和髂動脈的壓迫,改善血液循環,增加對胎兒的血液供應。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不宜采取仰臥位和右側臥位。胎兒從母體獲取的一切營養物質,必須從子宮動脈到達子宮內膜螺旋小動脈,然後經胎盤絨毛間隙擴散,進入胎兒臍帶血管。同時胎兒又將體內二氧化碳等廢物通過絨毛間隙擴散,順流到母體的靜脈係統。仰臥位時會因子宮右旋造成血管扭曲,營養物質運送受阻,使胎兒得不到足夠的營養,且容易引起胎兒缺氧、發育不良甚至死亡。仰臥時巨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會使回心血量及心輸出量減少,而出現低血壓,孕婦會感覺頭暈,眼前發黑、心慌、惡心、憋氣,且麵色蒼白、脈搏增快而細弱、四肢無力、出冷汗等,這便是患了孕期仰臥位綜合征。此時孕婦應立即除去枕頭,采取側臥位,血壓可逐漸恢複正常,症狀也隨之消失,一般不用升壓藥。同時,仰臥時巨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還會使下肢血流不暢,造成下肢及外陰部靜脈曲張、水腫,甚至陰道及子宮內破潰出血,導致“胎盤早期剝離”。另外,長時間仰臥的孕婦,其腎髒血液的供應也會有所不足,這就會引起血管緊張素含量的增高,促使血管收縮。這時孕婦比較容易出現妊娠高血壓或者由於排尿量減少而出現水腫現象,因此不宜仰臥。而左側臥位可以減輕甚至消除水腫或高血壓現象。而由於懷孕後子宮往往會不同角度地向右旋轉,如果經常采取右側臥位,可使子宮進一步向右旋轉,從而使血管受壓,影響胎兒的血液供應,因此也不宜常采取右側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