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要求不"聞風而動",並不是完全不答理孩子,而是要對他講清楚,為什麼現在不能滿足他的要求。要讓孩子明白:父母和孩子擁有不同的生活內容,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空間和該做的事情。所以,當父母在忙自己的事時,孩子不應該打擾,而應自己想辦法完成自己的事。這樣做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自立意識和能力,而且讓其學會體諒父母,尊重父母,進而學會尊重他人。
當然,父母做事時不答理孩子並非故意冷落孩子,這一點在平時就應讓孩子明白。要告訴孩子,大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照顧他,並不是爸爸媽媽不管他、不愛他了。這樣,孩子在感情上才能接受。同時,父母自己也應作出榜樣,當孩子專注於自己的事時,父母也盡量不要打擾,自己也盡量不在孩子的房間裏讀書、寫字。這樣,孩子就能逐漸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
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
給孩子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對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與獨立自主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在家中為孩子設置一個能讓他們盡情發泄自己情感的空間,是培養孩子獨立性至關重要的條件。在孩子的空間裏,他們可以充分呼吸自由的空氣,孩子不必考慮父母的好惡,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布置房間,擺放一些諸如牛奶盒、糖果紙、雨花石、兒童畫、玩具熊、塑料箱之類的東西。孩子也可以趴在地板上、跪在椅子上或是坐在床上玩自己的玩具,聽音樂,得到充分的放鬆和愉悅。
有一些家庭不具備給孩子單獨房間的條件,父母也可以引導孩子營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哪怕僅僅是一個陽台或房間一隅,讓孩子意識到"這是我的空間",有利於培養其獨立人格。
其實,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不少家庭都為孩子準備了空間,但許多父母往往隻是在形式上分配給孩子專門的房間,卻沒有真正意識到孩子的房間應對孩子起什麼特殊作用。因此,孩子房間的用途和裝飾仍由父母做主,並不是按孩子自己的意願設計、安排的。
充分利用孩子自己的空間來培養教育孩子,可以發生意想不到的奇跡。有人問小畫家韓言鬆的父親:"為什麼言鬆小小年紀,在繪畫上能有這樣的成績?"他指指家中擺著的一張大畫桌說:"紙、墨、筆、硯,我隨時都擺在桌上,不需要任何準備,坐下來就可以開始畫,我想言鬆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有較長時間作畫,而且也不會因為要做準備而發懶或斷了作畫的心緒!"也就是一張畫桌,造就了一個韓言鬆!
有一個朋友,當孩子剛會走路,會用筆畫直線的時候,她就為孩子備妥了一張屬於孩子自己的桌子,她將屬於孩子的文具、書本,都放在書桌抽屜內。一個抽屜內放紙和顏料,一個抽屜內放書本,一個抽屜內放小型玩具,分得清清楚楚,並教孩子要能處理和照顧屬於他自己的物品。漸漸地,這個孩子就養成了一個習慣,他在自己的書桌上處理各種事情:看書、寫字、畫畫,而且可以在桌子旁坐很長的時間,因為他的所需用品都在桌上或抽屜裏,他隻要一坐下來,一伸手,就可以拿到自己的東西,因而他在課業上的學習效果相當好,更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任何一個懂兒童教育的父母,都應當明白一張桌子對孩子的重要性。有一張桌子,孩子就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天地,他在桌邊成長,在桌邊學習,在桌邊養成獨立,甚至更多數都數不清的好習慣!如果你已經有一個讀幼兒園的孩子,請為他準備一張桌子吧!如果你的孩子要進小學了,卻還沒有一張屬於自己的桌子,就已經嫌遲了,請加快腳步為他準備一張桌子!
建議家長們,家裏再小也勉為其難地整理一個角落給孩子放書桌,而且要注意燈光,讓他在自己的桌上完成自己的工作,這也是一種穩定性的培養!
有的幼兒園中,每一個幼兒都有自己的鞋櫃和工作櫃以及固定的座位,這和家裏的"一張桌子"在功能上是相同的。成長中的孩子通常都樂於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來表示自己在長大,若能順著幼兒的這種心理施教,相信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當然,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並非是讓孩子養成自閉性格,整天把自己關在自己的小天地裏,不與他人往來,而隻是為了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培養其獨立自主的能力。對於到了一定年齡仍沒有條件擁有自己獨立空間的孩子,父母至少應為孩子準備一張屬於孩子的書桌,書桌上擺放孩子的東西,抽屜鑰匙由孩子自己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