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過程,男孩極易養成揮霍的習慣,貪圖享受,脆弱無能,不負責任,不知人間真情。就像有的城市小學生聽說農村有孩子吃不飽飯,竟吃驚地問:“餓了為什麼不吃巧克力?”這不禁讓人想起曆史上的癡呆皇帝晉惠帝,天下荒亂,百姓饑餓,他說的話就是:“何不食肉糜?”這樣的男孩日後怎能麵對生活的考驗。他們遲早會被社會所淘汰。
古話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男孩要成才,不回避“艱難困苦”,方能“玉汝於成”。讓男孩過早地親近“富”,遠避“窮”,看似愛之,實則害之。所以,一定要讓男孩在必要的“窮”和“苦”中得到錘煉,懂得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當然,我們這裏所說的“窮”養男孩,並非是要男孩吃糠咽菜,憶苦思甜,讓男孩承受不必要的非人折磨和痛苦,而是讓父母減少對男孩的嬌生慣養、包辦代替,讓男孩從小多一些經曆、多一些鍛煉,培養他們堅韌、頑強的性格。
第一,讓男孩過點“苦日子”。
優裕的物質生活和給孩子大量的金錢,是葬送孩子的第一殺手。有人戲稱,孩子擁有大量的錢財,除了購回享樂、好逸惡勞、攀比之心外,還買回了囚車和監牢。經濟騰飛了,腰包鼓起來的家長們將錢用在培養子女上,這本無可厚非,可以給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環境,但絕不能給他們太過奢侈的物質享受。要不然,就把錢存起來,等兒子長大,有了正常的金錢觀後再給他也不遲。為了兒子的積極奮進,為了兒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為了兒子不飽暖思壞,還是讓他過點“窮日子”為好。
第二,讓男孩體驗挫折感。
溫室裏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風暴雨的侵襲。含在嘴裏怕化,捧在手裏怕疼的愛子觀,會促使男孩意誌不堅強,心理承受力差,稍遇不順心或挫折就走極端。挫折會激發男孩勇敢無畏的精神,積極麵對遇到的困難。作為男孩的媽媽,就必須讓兒子遭遇“挫折”,鼓勵其克服並戰勝它。
第三,讓男孩學會獨立生活。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萬事包辦”,這是育子大忌。很多大學生不會做飯、不會洗衣、不會疊被,這簡直不可思議。這樣的男人能接受社會的各種挑戰嗎?能有創造力嗎?所以,父母要盡快從兒童時起,就教會並讓他們獨立承擔力所能及的事。生活自理、會做家務、做飯、獨立辦事是人之必然!
第四,讓男孩適當受點委屈。
男孩子必須要學會堅強。適當地受點委屈,就會對生活有更深刻的認識。兒子做錯了事,家長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懲罰是必要的,哪怕他受點委屈,也不乏是育人的一種策略。這樣的孩子,領略過多種情感體驗後,逆反心理少、心理承受力強、心理健康,易成大事。
第五,讓男孩多點樂觀和愛心。
樂觀的心態和善良的愛心,是一個成熟優秀的男人必備的品質。所以,父母要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導孩子,擦去孩子心靈的汙垢,消除孩子心中的自私,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樂觀開朗、善良真誠的人。
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兒子,但愛有“小愛”和“大愛”之分。那種一味地寵愛兒子的做法,就是“小愛”;而那種“窮”養兒子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大愛”。大愛無疆,男孩隻有在這種教育下,才能成長為健康快樂、優秀卓越的男人!
4.男孩經曆磨難才會堅強
古人說:“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這是被曆史已經證明了的真理。
漢朝的司馬遷因為受到李陵事件牽連而被漢武帝賜以宮刑,可他矢誌不渝,筆耕不輟,不分酷暑嚴寒,發奮著書,並在《報任安書》中寫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以此來激勵自己向磨難發起挑戰,成就一番偉業。他的努力沒有白費,煉獄一樣的磨難終於讓他的人生得到了升華,著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家,可是他的成長經曆非常坎坷,可以說是一部磨難史。17歲時患了傷寒和天花,隨後其他疾病又接踵而來,愛情也屢次夭折,後來他又失聰,但他戰勝了重重的磨難,並最終成為蜚聲全球的音樂家。人生是一個不斷奮鬥的過程,一個人隻要有勇於麵對生活的磨難並克服它,繼續迎接下一個挑戰,他才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有這樣一個寓言,說的是深山裏的兩塊石頭,第一塊石頭和第二塊石頭並肩而立,第一塊石頭說:“去經一經路途的艱難險阻、磕磕碰碰吧,學會拚搏,也不枉來這個世上走一遭。”
“我不,這是何苦呢?”第二塊石頭嗤之以鼻,“我在這裏生活得挺好,周圍花團錦簇,隻有你會那麼愚蠢地在享樂和磨難之間選擇後者。再說了,那路途的艱險會讓我粉身碎骨的!”於是,第一塊石頭順著山溪滾下,在曆盡了風雨和大自然的磨難之後,它依然堅定方向,在路途上奔波。第二塊石頭也依舊在高山上享受著安逸和幸福,享受著周圍花草簇擁的暢意。一晃許多年過去了,曆盡塵世之千錘百煉的第一塊石頭和它的家族已經成了世間的珍品、石藝的奇葩,被千萬人讚美稱頌。第二塊石頭得知後,有些後悔當初的決定,它想立刻投入到世間風塵的洗禮中,想和第一塊石頭一樣成功和高貴。可是一想到要經曆那麼多的坎坷和磨難,甚至還要冒著粉身碎骨的危險,就又退縮了。一天,人們為了更好地珍藏那石藝的奇葩,準備修建一座精美別致、氣勢雄偉的博物館,建造材料全部用石頭。於是,他們來到高山上,把第二塊石頭粉碎了,給第一塊石頭蓋起了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