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讓男孩學會珍惜學會感恩
現在的小孩大多是獨生子女,尤其是一些男孩,他們上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的嗬護,甚至有的還有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的嗬護。如此一來,男孩的教育成了大問題。有人說,別把男孩當寵物。但現今許多家庭皆如此。他們把男孩捧在手心裏怕曬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結果這些男孩都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享受太多的愛卻不太懂得關心體貼父母長輩,不太懂得節約,更別提珍惜、感恩、幸福這些詞的含義。
作為男孩的媽媽,不妨帶他去做一些慈善活動或者帶他去兒童福利院看看那些和我們一樣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但生活方式卻與我們迥異的孩子們,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我們的愛傳遞給他們,讓我們的小皇帝們也慢慢學會愛。同時,教會男孩關注弱勢群體、關心社會公益事業,用一顆感恩的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回報社會。千萬別讓男孩生活舒適了,愛心卻沒有了,幸福感也沒有了,那樣,男孩將來肯定是一個冷漠的人,到時,別說回報社會,恐怕是孝敬父母都難了。所以,作為男孩的媽媽,一定要注重培養男孩的感恩意識,努力把他培養成一個懂得回報社會的男孩!
第一,讓男孩親自去體驗。
為了讓男孩有一顆愛心,你可以讓男孩在對比中體會過去不懂、不在意因而也不會珍惜的東西,從而改變男孩的冷漠,引發其慈悲心、惜福心與感恩心。
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讓孩子去實地感知什麼叫“一窮二白”的艱苦環境,去親身體驗收割麥子、鋤草耕地的勞作之苦,親眼目睹當地孩子為改變自身命運而刻苦讀書的感人情景。通過對比來讓孩子對都市生活產生幸福感,對父母產生感恩之心。
第二,給男孩創造獻愛心的機會。
培養男孩的愛心,我們也要注意給他創造獻愛心的機會。比如,有新聞報道說,某地有人缺錢做手術,生命垂危……這時,我們就應該帶男孩一起去捐款,獻上一份愛心。而且要讓他拿出自己的零花錢以他自己的名義獻愛心,這樣他就能體會到一種獻愛心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為他以後更大的愛心行為打下基礎。再比如,某地發生洪澇災害或地震,我們可以引導他:“那裏的小朋友沒有飯吃,很餓,沒有衣服穿,你想想,如果你也在那裏,會怎麼樣呢?讓我們去捐點衣服、食品給災區的人們吧!”
第三,鼓勵、組織男孩與貧困地區的孩子結對交友。
許多城市裏的男孩不要說對五穀雜糧的感性認識,即便是“貧瘠”對他們來說也是遙不可及的代名詞。城裏男孩生活很幸福然而卻很少有人懂得感恩,常常認為家長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對家長提出的要求則反對抗拒;而山裏的男孩,卻能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父母的艱辛、用稚嫩的肩膀擔起生活的擔子,這不由不讓城裏的家長心酸。與貧困地區的孩子結友,會使城裏的男孩發現:藍天下,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跟自己—樣住著高樓,喝著牛奶,還能看到電視;“祖國的花朵”,並不是都可以戴著鮮豔的紅領巾,穿著整潔的校服,喝著早餐奶,背著書包高高興興上學堂的!“祖國的花朵”,這個聽起來嬌氣、美麗、飽受寵愛的稱呼,也包括那些三餐不繼、居無定所、飽受風雨肆虐的孩子們啊……這些都會震撼著城裏的孩子,使他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觸動,他們明白,相比之下,他們是幸福的,因而會更加珍惜;他們懂得,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是不幸的,要盡力幫助他們。
第四,帶男孩到孤兒院參觀。
讓男孩經常注意社會上還有一些沒房屋住的家庭;有因父母喪失勞動力而陷入貧困的家庭,有因殘疾智障而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士,還有因生活無著而在街上乞討的人們。相信在看過他們的艱辛生活以後,他們會對自己舒適的生活有了另一種的體會。
第五,讓男孩到艱苦的環境中體味生活。
沒有受過艱苦生活鍛煉的男孩不會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會知道還有許多窮孩子需要別人的幫助。讓他去體驗一下艱苦的生活,會給他的心靈以震撼,會激發他對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和對貧困孩子的同情心。作為媽媽,你可以收集一些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上有關邊遠山區人們生活工作的圖片、報道和錄像給他觀看,以此觸動他的心靈;或帶他到下崗工人的家裏,或者陪他去孤兒院看看那些孤獨無助的孩子,使他感悟到自己的幸福所在……男孩隻有懂得貧富的明顯差別,才會調整好心態,在對比中學會知足,在對比中學會珍惜,從而自覺反省自己平日的奢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