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男孩很內疚,你要不以為然地說一些理由,幫他進行合理化,或耐心聽他傾訴,安慰他。讓兒子的心情能夠平靜下來,然後再客觀地找出挫折的原因。
第五,鼓勵男孩變壓力為動力。
在經曆挫折之後的一個月內,男孩一旦有任何方麵好的表現,都要及時加以肯定、主動讚揚,鼓勵其將挫折轉變成動力。
由此可見,媽媽最好將這柄能刺傷男孩心靈的利劍妥善保管,先培養男孩勇於麵對挫折的人生態度,勇於將自己的成功、失敗都主動地與家人分享,這遠比一分兩分、一名兩名的起伏更為重要。男孩有了良好的心態,有了比同齡人更好的心理素質,才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5.幫男孩輕鬆應對考試
15歲的男孩劉偉小學時學業一向優異,直升到某重點中學後,麵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劉偉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了。他時常擔心不能一如既往地處於領先地位,於是更加刻苦地學習。每天他從教室到圖書館,從圖書館到教室,放棄了所有娛樂和社會活動,情緒十分緊張。開始,他還能正常地參加考試,成績也名列前茅,但由於長期的緊張、擔憂,漸漸地大腦中隻被一個念頭占據著——“拿不到前三名怎麼辦?”久而久之,劉偉沒心思看書,沒心思聽課,就連吃飯也是心不在焉,而且晚上常常失眠。結果劉偉從一個學習優異的學生發展到無法堅持正常的學習生活,隻能休學在家。劉偉的問題顯然出在他過於看重考試,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焦慮過度。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男孩正如故事中的劉偉一樣,非常害怕考試,嚴重的甚至達到恐懼的程度。他們在考試前或考試中,心理極度緊張,大腦思維活動水平低下並伴有呼吸緊促、出汗、發抖、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生理反應,嚴重的還會在考試前後出現惡心、嘔吐等症狀。這是因為考試是一種緊張的學習活動,男孩在麵臨這樣的情境時,往往會產生考試焦慮。焦慮指的是一個人後天形成的情緒反應,用通俗的話來講,它和憂慮、緊張、擔心的意思有些相近。適度的焦慮、緊張可以促使人學得更主動、更抓緊時間、更集中注意力、更講究學習效率,這種緊張是積極的,但如果焦慮水平過強,就會給考試或日常學習帶來消極的影響。過度的緊張使人焦慮不安,心神不定,情緒波動較大,思維遲鈍。
那麼媽媽應當怎麼幫助男孩對付考試焦慮的問題,讓他們從緊張的情緒中緩解出來呢?
第一,要讓男孩端正對考試的態度。
媽媽要讓男孩明白考試是一次再學習的機會,是鞏固和加深理解已學知識的途徑。考試並不是在衡量一個人聰不聰明,也不是一次考試就定終身,它隻是告訴你最近所學的知識當中,你哪些掌握得不夠,哪些則不錯。所以不要把考試看得過於嚴重,也不要毫不重視。
第二,讓男孩抱有恰當的期望值,樹立正確適當的目標。
媽媽要幫助男孩認識到自己在哪些方麵不足、有待改進,要知道自己這門課學得程度如何,要清楚按照自己的正常水平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成績水平。這樣才能對自己的成績有適當的期望標準。
第三,讓男孩有良好的身體準備。
考前的身體狀況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男孩身體狀況不好,沒有清醒的頭腦,成績自然不會理想。即使在複習迎考階段也不要“開夜車”。每天必須保證有7~9小時的基本睡眠時間,才能保持精力充沛,頭腦清醒。對複習迎考要有認真的態度,但也不要排斥適度的休閑娛樂活動。一般早上6∶00~7∶00,上午8∶00~11∶00,下午2∶00~4∶00,晚上7∶00~10∶00,這些時間段腦細胞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工作效率極高,所以這幾段時間也要好好利用。最後,充沛的精力除了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來保證,還要有足夠的能量給予補充。尤其是在複習迎考階段,除了體力消耗之外,腦力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因此,除了一般的日常飲食之外,適當補充一些健腦的食品,對於高效的學習會有一定幫助。
第四,幫助男孩做好複習工作。
首先,媽媽要提醒男孩做全麵複習,不要存僥幸心理。有的男孩在考試前喜歡猜測“這個內容老師會考嗎?”或者存在著僥幸心理,對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內容就不加以複習了。等到考試中碰到問題的時候,自然會緊張起來。所以,男孩全麵複習做到心中有底是保證考試時心情穩定的前提。然後,媽媽要讓男孩做到歸納總結,力求融會貫通。複習時要將所學的內容貫穿起來而不是像碎片一樣。融會貫通之後的知識在提取時就會比較容易了。
總之,在媽媽的幫助下,男孩在考試前一定要充分做好態度上、認識上、身體上與知識上的準備,這樣一來就不會再害怕考試了。
6.千萬不做“陪讀家長”
教育專家提示,凡是男孩能做到的事,媽媽和爸爸盡量不要代勞,尤其是學習,讓男孩獨立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媽媽愛過頭,男孩永遠長不大。在此,奉勸愛子心切的媽媽們千萬不要做“陪讀家長”!男孩是否具備一定的獨立性與媽媽的教育觀念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