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聰明男孩是“玩”出來的(1)(2 / 3)

媽媽最好每天都能花一點時間,與男孩一起玩。

第六,讓遊戲更加豐富多彩。

為了讓遊戲盡可能地豐富,媽媽不妨為男孩準備盡可能多的玩具,同時,與男孩一起動手設計一些精美的玩具。

總之,隻要媽媽平時在生活中多動腦筋,就會發現適合男孩的遊戲層出不窮。隻要媽媽堅持不懈地與男孩一起步入“遊戲旅程”,相信在遊戲中長大的男孩將會是一個聰明的人。

2.融入到男孩的遊戲世界

男孩需要遊戲,遊戲是男孩的生命。與男孩一起遊戲,能夠增進母子之間的情感和聯係;與男孩一起遊戲,能夠縮小代溝,加強與男孩的溝通。

明明雖然隻有十個月,可他的眼睛裏已經充滿了好奇,總是喜歡用聞一聞、嚐一嚐、撕一撕、打一打的方法來了解世界,了解周圍的一切。因此,媽媽決定在活動中通過觸摸教他認識胳膊腿兒等身體的各個部位。

媽媽把明明放在地毯上,打開音響,放出一段節奏感很強《鈴兒響丁當》,這是明明最喜歡的音樂,由於胎教和早期音樂的陶冶,明明一聽到音樂就顯得非常高興,媽媽跟著樂曲輕聲哼著這首歌,明明望著媽媽“傻傻”地笑著。媽媽坐在明明的對麵,隨著音樂的節奏打著拍子,明明盯著媽媽的拍子,手也不由自主地動起來。他好像要和媽媽一起打拍子,媽媽打一下,他的手就也跟著動一下……媽媽有節奏地輕輕地拍打著自己身體的各部位,同時喊出它們的名字;“頭、頭、手,手,腳、腳”。這些部位是比較容易認的,明明已經熟悉了它們,他拍著自己的頭、手、胳膊,沒有吱聲。於是媽媽開始拍胳膊、手腕、腳腕……這可是明明從來沒有聽過的名稱,他情不自禁地跟著媽媽邊拍邊叫它們的名字。後來,他們越拍越高興,明明竟然搶在媽媽的前麵拍起一些自己叫不出名字的身體部位,如耳根、鼻孔、指甲……媽媽說出這些部位的名字,明明就跟著學,他越拍越多,有的還不斷重複。媽媽突然停下來了,母子倆咯咯地笑著。媽媽連續拍了明明的三個地方:手臂、腳麵、脖頸,並且很快說出它們的名字。媽媽拍了一會兒,拉起明明的小手,示意他拍媽媽,先拍頭,再拍肩,後拍腿……明明覺得很好玩,於是他開始拍媽媽的其他部位,並叫出名稱:“腳趾,趾、小腿、膝蓋。”

後來,他們又變換了一些方式做遊戲,並隨著音樂節奏說出名字。玩了半小時,明明就認識了自己身上的好多部位並能很快說出這些部位的名稱。媽媽豎起大拇指,對兒子說:“明明,你做得棒極了!”明明咯咯地笑了。

在與男孩做遊戲時,應像明明的媽媽那樣融入到男孩的遊戲世界,讓男孩覺得你是遊戲中的一員,這樣才能更好地將你想教給男孩的東西灌輸給男孩。

第一,媽媽在和男孩玩遊戲時,要變指導為參與,不要試圖去控製孩子,教男孩如何去做。應該表現得對遊戲興致勃勃,而不是敷衍了事,並認真與男孩探討遊戲中的規則和細節。當男孩與你在這些問題上認真的時候,說明他已經把你當成他的夥伴了。

第二,媽媽和男孩一起做遊戲,千萬不要高高在上,這樣容易使男孩產生壓迫感。而應讓男孩覺得你和他一樣平等,因此,在做遊戲時,盡量采用蹲、坐、跪的姿勢,盡量與男孩平視,讓男孩可以輕易地拍到你的肩膀,甚至對你進行指導。

3.利用遊戲開發男孩的潛能

相信,很多媽媽都關心怎樣培養聰明的男孩。其實,讓男孩聰明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讓男孩在遊戲中發展智力,提高智商。這樣帶男孩的方式要比“填鴨式”教育效果更好。因為男孩喜歡在快樂中學習,男孩本身具備了自動吸收知識的學習本能,而遊戲、玩耍使男孩心情愉悅放鬆,接受知識的效率更高。因此媽媽要充分把握男孩的天性,寓教於樂,教男孩在玩中學,在遊戲中成長。媽媽這樣帶男孩才會更聰明!

學習不隻是在書桌邊死記硬背,如果為了學習而把孩子累得彎腰駝背,不僅是殘酷的,而且是低效的。我們知道男孩喜愛遊戲,那麼媽媽不妨給男孩準備一些具備知識學習的工具以供男孩玩耍,讓其在玩中獲取知識,一則滿足了男孩的玩性,二則達到了教學的目的,一舉兩得。

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更聰明,盧女士給4歲半的兒子準備了一些諸如數學卡片、運算板等數學教具,以此作為他的玩具,任他整天擺弄。慢慢地,兒子開始問起媽媽教具上的數字。盧女士終於等到了預期的效果,於是她細心地告訴兒子運算法則,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兒子能夠用木釘板做40以內的加法運算。之後,兒子很快學會了減法,並很快能脫離教具工作。他可以在50分鍾內筆算五十多道的減法題,這讓盧女士感到震驚。進位題及連加題兒子做得也非常嫻熟。盧女士與兒子一起做“銀行遊戲”,那些龐雜的數量、數卡都由兒子一個人完成。兒子樂此不疲地操作著運算板,加法操作板運用嫻熟後又開始操作乘法運算板。盧女士知道,兒子學到了基本的數學知識,他開始喜歡數學了。

很多媽媽怪男孩淘氣貪玩,卻不知道在男孩的“玩”中孕育著成功的要素。特別是年幼的男孩,媽媽越是壓抑他們愛遊戲與玩耍的本能,他們對媽媽的教育越是不感興趣,甚至排斥學習,其實這哪是排斥學習,是他們在排斥媽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