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男孩的頭腦中一直充滿著這些思想,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這個男孩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難,並且會更易走向輝煌。但是,太多消極的話語、太多的打擊、太多的功利思想,卻會讓他們吃不消,這些沉重的思想包袱往往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最終促使他們放棄了追求更高成就的欲望……這種教育方式的結果最終會事與願違。
因此,做媽媽的應該想想了,你經常肯定過你的男孩嗎?你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語言和行為,是不是傷害了你的男孩呢?
任何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甚至連成人也是如此。麵對可愛、努力而又優秀的兒子,媽媽為什麼還要吝惜那一句肯定的話語、那一個讚賞的眼神呢?
第一,媽媽千萬不要否定男孩取得的成績。
一天,森森讀完了一本有些艱澀難懂的書,他非常高興,不由得高聲唱起歌來。“森森,你又在嚷什麼!”媽媽皺起眉頭說,“讀完一本書是很平常的事,你用不著那樣高興。”“可是媽媽,這本書太令我愉快了,它那麼難懂,可我居然把它看完了!”森森抬起頭對媽媽說,他很想得到媽媽的肯定。“哼,你以為隻有你才有這個本事嗎?你以為我會表揚你嗎?你太驕傲自大了!"媽媽說完這些轉身離開了。從此以後,人們再也看不到森森臉上那種快樂自信的表情了。消極評價對孩子的傷害就是這麼大,它會毀掉孩子的自信、樂觀,將懦弱與自卑灌輸進孩子幼小而脆弱的心靈。媽媽對孩子進行適時的肯定是十分重要的,這種肯定能使孩子確認自己的判斷,對自己的能力感到驚喜,他的下一次努力就會更加信心十足。當成就感被一步步提升時,孩子的潛力也會被一點點挖掘出來。
第二,媽媽要懂得讚賞你的男孩。
美國著名畫家韋本文是這樣描述他成為畫家的原因的:有一天,母親留下他及他的妹妹莎莉在家。他發現家裏有幾瓶顏料,就用來為妹妹畫肖像,因而把客廳裏弄得又髒又亂。母親回來後,她沒有提到客廳是如何的髒亂,而是很真誠地讚賞說:“哇!這是莎莉啊!你畫得真像!”並親吻他以示獎勵。韋本文說:“那天母親的親吻就使我成了個畫家。”人性最奧妙的地方之一,就是渴求讚賞。每一個人都會在得到讚賞時,開心樂意地做更多的事情。當別人稱讚我們做得好時,我們會想做得更好。對於孩子,尤其是男孩來說,更是如此。
一個小男孩從來不整理自己的房間,有一天,他心血來潮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得很幹淨。他的媽媽來到他的房間,驚奇地對他說:“哇!這床一定會使軍營裏最嚴格的教官也喜歡,西點軍校的教官也要給它頒發合格證書……”小男孩聽了媽媽的話,先是一驚,接著他高興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去幫你取信吧!”把信取過來後,他仍然很興奮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去剪草坪!”要知道,要是在以前的話,剪草坪這種工作,媽媽給他報酬他都不會去做的。剪完草坪後,男孩還保持著剛才的熱情,跑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我還能幫你做些什麼?”這位媽媽隻是給了他的男孩應得的讚賞,卻使這個小男孩猶如活在天堂一般,突然間感到世上所有事物都是那麼美好。由此可見,讚賞的效果有多大。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要有4句積極的話,才能彌補一句消極的話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因此,讚賞是最省力而又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世上不存在沒有優點的孩子,隻要家長願意去尋求,必能在每一個孩子身上發現他們值得讚賞的地方。
第三,告訴你的男孩:“下次你會做得更好!”
男孩是需要肯定的。當男孩遭受挫折時,家長肯定的眼神、肯定的話語、肯定的動作,就是他們有效的強心劑。越越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但在一次體育考試中,他卻考了最後一名。越越難過極了,他從來沒受到過這樣的打擊。很長時間過去了,他還沒從這次失敗中走出來。“兒子,還在為那件事難過嗎?”媽媽問。“是啊,我跑了最後一名,太丟人了。”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其中的原因?”媽媽說,“你比其他同學年紀小啊,他們的腿都比你長很多。”媽媽繼續說,“我問過你的體育老師,他說你是同齡孩子中跑得最好的,這場比賽對你不公平。等你個子再高一點的時候,你一定跑得比他們快。”“媽媽相信,下次你會做得更好!”媽媽最後補充說。相信越越媽媽的話會使越越很快從失敗中走出來。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的自信和自卑感往往會受到家長的影響——男孩受到的表揚越多,他們對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就會產生很強的自信;相反,受到的表揚越少,男孩隨之產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低,從而越來越不相信自己。
所以,當男孩受到挫折時,媽媽應該給予積極的回饋,幫助他總結原因,提出改進意見並加以鼓勵。責備和打罵隻會加重孩子的挫敗感,使他越來越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