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曆,因為男孩犯錯或不爭氣,一時氣憤打罵了他,過後又心疼後悔,想方設法補償。說實話,這一係列行為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意義,孩子不會因為粗魯的打罵便從此改正,即使家長事後道歉或補償,他也隻會感到委屈或傷心。家長是成人,比孩子具備更多的經驗和耐心,所以也一定能夠在孩子犯錯時壓下怒火。用講道理的方法感化及糾正他。
好媽媽應該永遠做男孩的第一個貴人,積極用心去發現男孩的閃光點。當男孩遭受失敗時,就去開導他鼓勵他,教會他怎麼應付困難。告訴他,任何人都有長處和短處,隻知道自己的短處而不懂發揮長處是極其不利的。
有些男孩有音樂天賦,有些男孩能做飛機模型,有些男孩能夠獨立喂養兔子等小動物……幹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他喜歡,不妨鼓勵他發展。因為專注或擅長一件事情能幫助男孩建立自信,如果小朋友中隻有他能與寵物小狗和睦相處、隻有他能彈奏悅耳音符,那麼男孩內心得到的喜悅和激勵自然是正麵積極的。
第一,媽媽要懂得理解、寬容、尊重男孩。
男孩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媽媽應順從孩子的天賦和興趣。媽媽不要逼孩子圓自己難以實現的夢。對待孩子的錯誤,施教者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開導。當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時,家長要在精神上給予引導和支持,並引導孩子戰勝困難。
第二,當男孩遇到挫折時,媽媽可以列舉出男孩成功的經曆。
孩子在遇到困難時顯得信心不足,家長不要責備他,也不要空洞的鼓勵,如“你肯定行”,“別人行,你也行”。而是應該給孩子列舉他過去解決各類問題的成功經曆,如:“你上次考試不是得了滿分嗎?”“我們家誰唱的歌最好聽?”等。
第三,媽媽永遠對男孩充滿信心。
媽媽往往對男孩的成功給予極大的關注,但當男孩遇到困難挫折時,更需要媽媽的安慰和鼓勵。一方麵,此時孩子容易自我懷疑,媽媽對他的信任會加強他的自信。另一方麵,孩子的失敗在所難免,此刻千萬不要對他進行否定性的評價或懲罰。隻有接受孩子的失敗。並幫助他總結經驗教訓,孩子才有機會不斷獲得信心。
第四,注意保護男孩認定的長處。
每個男孩都會有被別人評價較高的方麵,他自己也往往將之視作比別人好的地方。男孩的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自己的“長處”的基礎上。如果不注意保護男孩自己認定的這些長處,甚至輕易地加以否定,那麼就有可能從根本上動搖男孩的自信心。因此,媽媽要注意保護男孩認定的長處,保護他們的自信心。
4.優秀男孩是“誇”出來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男孩對自己的評價大多來源於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如果周圍人給他的評價是積極的、肯定的,那麼他就會覺得自己能行,就會在生活中樹立起自信心來。反之。如果周圍的人總是給他傳遞一些消極的評價,如批評、指責、打罵等,男孩就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在心理上產生自卑感、無能感,甚至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劉洋是一名學習基礎薄弱,不注意聽講的小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在一次家長會時,班主任通過與劉洋母親的交談,了解到劉洋在家裏的情況,他非常孝敬自己的媽媽,尤其在其父突遇車禍去世後,替媽媽分擔繁重的家務,是家裏的“小男子漢”。一次,劉洋的媽媽特意給兒子做了一些孩子喜歡吃的食物,但是量不多,劉洋吃了幾口以後,就對媽媽說,自己已經吃飽了,並一再告訴媽媽多吃一點。這叫媽媽感到很意外,孩子已經長大了,懂得疼媽媽了,媽媽禁不住為兒子的懂事而感動得流出淚來。聽了這段故事,班主任覺得這是轉變劉洋的一個絕好的機會。就特意在課餘時間推薦學生閱讀《荔枝》這篇教育學生孝敬父母的文章,並乘機在班上表揚了劉洋,同學們都熱烈地為他鼓掌。劉洋的臉上洋溢著幸福與自豪。班主任接著說:“劉洋,你是一個多有愛心的孩子啊!老師相信你在學習上也能嚴格要求自己,不但能把作業完成好,而且經過努力後,成績也會得到提高。同學們都相信他嗎?”同學更加起勁地用掌聲鼓勵他。劉洋激動得臉都紅了,此時的他上進心和自信心已經被完全調動了起來。從此,劉洋每天都能按時完成作業,作業寫得也越來越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