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媽媽要做男孩的第一個貴人(1)(2 / 3)

2.找到培養男孩的金鑰匙

據一個調查發現,引發目前男孩心理健康問題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學習壓力大、社會不良影響大而心理排解少。現在不少家長對於怎樣教育男孩顯得很頭疼,生怕一不注意就會讓男孩走偏了路。其實呢,教育男孩是需要一把鑰匙的,隻有鑰匙準確了,教育男孩才會出現正確的結果。

一位專家曾經談到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他說一次幾十個中國與外國的孩子一起進行某項測驗,測驗後的分數讓孩子分別拿回家給各自的父母看,結果中國的父母看了孩子的成績後,有80%表示不滿意,而外國的父母則有90%表示滿意。而實際上,外國孩子的測驗成績還不如中國孩子,這件事情說明中國的父母習慣用挑剔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看待別人和世界。而外國父母則習慣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孩子和世界。所以,我建議父母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並教會孩子去發現別人的長處,真誠讚賞他人。

張強的媽媽一說起兒子的學習就特別激動,她說:“我們做媽媽的為了什麼?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可他就不給我們爭氣。你看,我那老姐們兒的孩子,比他還小一歲,學習從來就沒讓家長操過心!我橫看豎看,我們孩子不比別人差到哪啊?別人行,他為什麼不行?”除了在學習上對孩子要求嚴格外,生活上張強的父母真可算是無微不至了,再困難從來沒有委屈過兒子。然而,張強和父母卻怎麼也親近不起來。這是為什麼呢?讀讀張強的日記,我們就能找到其中的原因了。

張強在日記裏這樣寫道:“有一件事,我想不明白,我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這次月考,我在班上排名12,年級排名68,進入了前100名,總的來說,我應該是進步了。因為上學期末,我在班上的名次是25,年級名次是152。在努力中,我這學期進步了,可是,今天下午,我回到家,並沒有得到媽媽的鼓勵,而是被她狠狠地訓了一頓:‘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想上學還沒條件呢!可我們為你創造這麼好的條件,你就這麼著來回報我們?你看看鄰居的孩子,人家為什麼能考第一?你真讓我們失望……’”

在影響男孩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媽媽的教育方式是最重要的。媽媽總是給男孩樹立榜樣,她們容忍不了兒子的暫時落後,往往把自己急躁的心情強加在兒子身上,但這樣做常常會適得其反。如果對男孩抱有不切實際的過分期望,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家長就會對孩子否定,進而發展到孩子的自我否定。於是,孩子在成長中遇到困難就會恐慌、退縮,對男孩的心理造成傷害。媽媽要學會欣賞男孩,生命之間是無法比較的,應該感覺你的孩子永遠是最好的、最優秀的。即使男孩現在還不能讓你滿意,但要學會等待與忍耐,不要過於心急,少責罵批評孩子,多給予他們賞識與鼓勵,他們才會有信心繼續走好前邊的人生路,最終獲得精彩的人生。

第一,教育男孩把“努力改變自己”作為正確的指導思想。

讓男孩在班上給自己尋找追趕的榜樣,看到別人的長處。一個男孩如果能經常這樣去想問題,嫉妒心理就會慢慢打消,進而能夠客觀地自我評價,客觀地評價別人。

第二,教育男孩經常反問自己。

讓男孩知道自己在各方麵表現如何,讓男孩知道自己有什麼優點有什麼缺點,讓男孩跟自己上個月(或上個星期)比較哪些方麵有進步,哪些方麵有退步。

3.沒有笨男孩隻有笨媽媽

男孩的自我意識產生較早,非常留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當男孩感覺到周圍的人包括媽媽愛他並尊重他時,他就會覺得自己是有用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會信心十足。可是,現實生活中,許多媽媽往往不注意教育男孩的方法,挫傷了男孩的自尊心,使男孩認為自己無能,什麼都不如別人,因此缺乏上進的動力,不用心學習,不願參加集體活動,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心。因為男孩沒有顯示出超人的天賦,媽媽就感到失望,因為男孩顯得笨拙或沒有別的男孩聰明,媽媽就感到顏麵無光。男孩對自己的評價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媽媽或爸爸的評價。如果一個孩子堅信爸爸或媽媽無條件喜歡他,他就會有很強的自信心。

很多男孩知道家長喜愛自己。但很少認為自己與家長平等。他也許明白家長會保護他、忍讓他,但卻不肯定你是否真的重視他的感受。所以當男孩在場時,媽媽必須小心掂量要說的話。一位心理醫生非常痛心地講述他碰到的現象:“很多家長為了兒子的問題來找我,當他們繪聲繪色地描述著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男孩就站在旁邊聽著!”這就是很多男孩不自信的原因所在,家長也許可以嚐試一下,別時刻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嘲笑或教訓孩子,不要小看這些,自信的基石就是這樣動搖的。

打罵隻會對男孩的心理造成損傷。給固執的男孩一點警醒有時可能會奏效,但我們不能把自己的煩惱發泄在孩子身上,更不能當著外人的麵打罵或嘲笑挖苦孩子。家長應該時刻牢記,自己是男孩眼中公正和秩序的化身,如果以惡劣的態度對待孩子,一來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二來會打擊孩子脆弱的心靈,更糟糕的是,孩子還會懷疑家長是否真的愛他。